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引言 | 第7-11页 |
·选题来源 | 第7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论文研究现状 | 第8-9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9-10页 |
·选题研究视角与方法 | 第10-11页 |
2 简述粉古彩仕女画 | 第11-15页 |
·粉彩的释义 | 第11-12页 |
·古彩的释义 | 第12页 |
·仕女画的发展 | 第12-13页 |
·陶瓷仕女画历史的演变概述 | 第13-15页 |
3 戴荣华粉古彩仕女画概述 | 第15-22页 |
·戴荣华粉古彩仕女画的创作履历 | 第15-16页 |
·戴荣华粉古彩仕女画工艺特征的互鉴性 | 第16-18页 |
·戴荣华粉古彩仕女画艺术特征的双重性 | 第18-20页 |
·戴荣华粉古彩仕女画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 第20-22页 |
4 透过戴荣华粉古彩仕女画来看当代陶瓷仕女画的变化 | 第22-32页 |
·创作内容由特定性向随意性发展 | 第22-24页 |
·神话人物、历史故事为内容的创作趋向减少 | 第22-23页 |
·仕女形象与衬景搭配灵活巧妙 | 第23-24页 |
·表现形式具有当代风采 | 第24-27页 |
·结合西法,突破单一表现形式 | 第24-26页 |
·个性化,独具夸张性表现形式 | 第26-27页 |
·当代陶瓷仕女画造型的探索 | 第27-32页 |
·造型中的线条创新运用 | 第27-29页 |
·造型中的色彩创新表现 | 第29-30页 |
·造型中的构图的创新设计 | 第30-32页 |
5 形成当代陶瓷仕女画变化的原因 | 第32-37页 |
·材料的研发和工艺的进步使得陶瓷仕女画表现形式多样化 | 第32-33页 |
·当代美术理论下的陶瓷仕女画创作实践 | 第33-34页 |
·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影响了陶瓷仕女画艺术家的艺术观念 | 第34-37页 |
6 当代陶瓷仕女画的艺术价值 | 第37-38页 |
7 结语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开题报告 | 第41-53页 |
硕士毕业生信息表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