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

反激式开关电源有源箝位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3页
   ·引言第9页
   ·反激式变换器的发展史第9-10页
   ·反激式变换器的技术现状第10-12页
   ·课题研究内容第12-13页
2 反激式变换器变压器损耗分析第13-16页
   ·反激式变换器的三个重要公式第13页
   ·反激式变换器中变压器激磁电感的激磁特性第13-14页
   ·反激式变换器中变压器漏感与变压器一次侧电感的关系第14-15页
   ·变压器漏感在开关过程中的能量交换第15页
   ·本章小结第15-16页
3 有源箝位问题的提出第16-28页
   ·变压器漏感储能的处理方式第16-18页
     ·自由衰减震荡消耗方式第16页
     ·箝位电路消耗方式第16-18页
     ·开关管关断速度减慢方式第18页
     ·变压器漏感储能回收再利用方式第18页
   ·有源箝位第18-21页
     ·正激式变换器有源箝位的问题提出第19-20页
     ·正激式变换器有源箝位电路第20-21页
   ·箝位电路工作过程分析第21-26页
   ·有源箝位解决的问题第26-27页
     ·正激式变换器有源箝位解决的问题第26页
     ·反激式变换器有源箝位需要解决的问题第26页
     ·反激式变换器有源箝位的特殊问题第26-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4 反激式变换器的有源箝位第28-39页
   ·主电路拓扑第28-30页
   ·激磁电感电流断续型反激式变换器的有源箝位控制模式分析第30-37页
     ·主开关管导通状态第30-31页
     ·主开关管关断与主开关管电压上升状态第31页
     ·箝位开关管寄生的反并联二极管导通状态第31-33页
     ·箝位开关管的导通与箝位电容器复位状态第33-34页
     ·变压器激磁电感储能完全释放与箝位开关管 VT2 的关断状态第34-35页
     ·主开关管 VT1 导通状态第35-36页
     ·激磁电感电流“断续”状态下的问题第36-37页
   ·非互补型有源箝位的反激式变换器第37-38页
   ·本章小结第38-39页
5 反激式变换器的双管有源箝位第39-52页
   ·反激式变换器双管有源箝位的意义第39-40页
   ·硬开关双管箝位反激式的有源箝位状态分析第40-47页
     ·等效电路第40页
     ·开关管导通期间状态第40-41页
     ·开关管关断漏极电压上升状态第41-42页
     ·箝位电路接入变换器状态第42-43页
     ·变压器激磁电感释放储能状态第43-45页
     ·变压器激磁电感储能完全释放状态第45-46页
     ·开关管开通过程第46页
     ·双管箝位也是有源箝位第46-47页
     ·反激式变换器的双管箝位小结第47页
   ·双管箝位方式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第47-48页
   ·双管箝位的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工作状态分析第48-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6 各种箝位电路的反激式变换器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2-81页
   ·对比测试的基本要求第52-54页
     ·基本要求第52页
     ·测试仪器及测试电路第52-53页
     ·主要元器件的基本参数第53-54页
     ·变压器参数第54页
   ·RCD 箝位实验结果第54-59页
     ·开关管漏—源极电压波形分析第54-57页
     ·箝位电路分析第57-58页
     ·功率与效率测试结果分析第58-59页
   ·双管箝位硬开关反激式变换器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9-69页
     ·开关管漏源电压波形分析第59-67页
     ·箝位电路分析第67-68页
     ·功率与效率测试结果分析第68-69页
   ·双管箝位准谐振反激式变换器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9-73页
     ·开关管漏—源极电压波形分析第69-73页
     ·功率与效率测试结果分析第73页
   ·几种箝位电路对比实验结果的效率分析第73-75页
   ·损耗分析第75-78页
     ·开关管导通损耗第75-76页
     ·开关管的开关损耗第76页
     ·电流检测电阻损耗第76-77页
     ·输出整流器损耗第77-78页
     ·变压器损耗第78页
     ·输出整流滤波电容器损耗第78页
   ·特殊状态的分析第78-80页
     ·反馈开路第78-79页
     ·箝位电容失效第79页
     ·直流母线电压过低第79页
     ·开关管性能提升对效率的影响第79-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7 结论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附录 实验所涉及的电路原理图及实物图第87-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与控制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考虑输出约束的发电机励磁系统backstepping控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