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退休年龄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退休制度概述 | 第11-17页 |
一、 退休的涵义和法律性质 | 第11-12页 |
二、 退休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三、 作为退休制度核心的退休年龄 | 第13-17页 |
(一) 追求效率的重要标准 | 第13-14页 |
(二) 实现正义的重要标准 | 第14-15页 |
(三) 研究退休年龄的重要意义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西方现代退休制度与退休年龄的确定 | 第17-27页 |
一、 现代退休制度产生的背景 | 第17-23页 |
(一) 自由主义激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 | 第17-20页 |
(二) 经济大萧条下国家干预的福利资本主义 | 第20-22页 |
(三) 作为社会矛盾调和产物的退休制度 | 第22-23页 |
二、 现代退休制度中退休年龄的社会因素 | 第23-27页 |
(一) 人均寿命 | 第23-24页 |
(二) 劳动力供求 | 第24页 |
(三) 劳动环境 | 第24-25页 |
(四)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第25页 |
(五) 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三者博弈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国的退休年龄及其困境 | 第27-38页 |
一、 我国的退休制度与退休年龄 | 第27-29页 |
二、 我国的退休年龄所面临的困境 | 第29-38页 |
(一) 男女差龄退休 | 第29-33页 |
(二) 延迟退休年龄 | 第33-38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退休年龄的基本措施 | 第38-44页 |
一、 实现男女退休同龄,取消女性退休的身份差异 | 第38-39页 |
二、 逐步实现延迟退休,并采取提前告知 | 第39-40页 |
三、 制定弹性退休政策,配套相关立法 | 第40-41页 |
四、 降低养老保险费率,完善养老金制度 | 第41-42页 |
五、 针对特殊群体采取特殊政策,实现社会利益均衡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个人简历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