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关于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的国内外研究 | 第13-15页 |
·关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国内外研究 | 第15-18页 |
·文献综述小结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第19-20页 |
·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2章 我国机构投资者的类型及发展现状 | 第22-29页 |
·机构投资者的概念 | 第22页 |
·我国机构投资者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 第22-25页 |
·证券投资基金 | 第22-23页 |
·保险公司 | 第23-24页 |
·社保基金 | 第24-25页 |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 | 第25页 |
·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第25-28页 |
·证券投资基金 | 第26-27页 |
·保险公司 | 第27页 |
·社保基金 | 第27-28页 |
·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 | 第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及对股价波动影响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29-36页 |
·机构投资者是否为理性投资者的一般理论分析 | 第29-31页 |
·理性投资者与噪声投资者在股价波动中的作用 | 第29-30页 |
·机构投资者通常被视作理性投资者及可能的悖论 | 第30-31页 |
·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的持股目的与持股偏好 | 第31-33页 |
·证券投资基金 | 第31-32页 |
·保险公司 | 第32-33页 |
·社保基金 | 第33页 |
·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 | 第33页 |
·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波动影响的区别分析 | 第33-35页 |
·证券投资基金 | 第34页 |
·保险公司 | 第34页 |
·社保基金 | 第34-35页 |
·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 | 第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关于我国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的实证研究 | 第36-44页 |
·研究假说 | 第36-37页 |
·研究方法 | 第37-39页 |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7页 |
·变量说明 | 第37-38页 |
·简单描述性统计 | 第38-39页 |
·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偏好检验 | 第39-42页 |
·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的回归分析 | 第39-40页 |
·实证检验结果与原因分析 | 第40-42页 |
·结论及原因分析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5章 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波动影响的实证检验与比较 | 第44-52页 |
·研究假说 | 第44-45页 |
·研究方法 | 第45-46页 |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5页 |
·变量说明 | 第45页 |
·机构持股与股价波动率的简单描述性统计 | 第45-46页 |
·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波动影响的实证检验与回归分析 | 第46-50页 |
·证券投资基金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检验分析 | 第47-48页 |
·QFII、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的混合截面数据检验分析 | 第48-50页 |
·实证检验结果与原因分析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2页 |
第6章 完善我国机构投资者稳定市场作用的对策建议 | 第52-55页 |
·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丰富金融产品种类 | 第52-53页 |
·培养价值投资理念,均衡各种类型机构投资者 | 第53页 |
·完善上市公司准入机制,推出强制分红机制 | 第53-54页 |
·建立合理的投资业绩评价机制 | 第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1. 全文总结 | 第55页 |
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