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价 | 第12-14页 |
·国外对“小金库”的研究综述 | 第12页 |
·国内对“小金库”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评价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15-16页 |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6-17页 |
第2章 “小金库”相关概念界定及典型案例介绍 | 第17-23页 |
·“小金库”的界定 | 第17-18页 |
·“小金库”的特征分析 | 第18-20页 |
·“小金库”的危害性分析 | 第20-21页 |
·“小金库”典型案例介绍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小金库”形成机理分析 | 第23-36页 |
·舞弊“三角”理论概述 | 第23-24页 |
·舞弊压力“小金库”形成的动机 | 第24-26页 |
·单位违规违法的需要 | 第24-25页 |
·个人贪污舞弊的需要 | 第25-26页 |
·舞弊机会“小金库”形成的条件 | 第26-32页 |
·公司治理层面的机会 | 第26-29页 |
·社会监督层面的机会 | 第29-30页 |
·政府监督层面的机会 | 第30-32页 |
·舞弊自我合理化—“小金库”形成的借口 | 第32-33页 |
·法律意识淡薄 | 第32页 |
·思想认识模糊 | 第32-33页 |
·“小金库”典型案例形成机理分析 | 第33-35页 |
·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小金库”遏制制度建设 | 第36-46页 |
·基于缓解舞弊动机提出的“小金库”遏制制度建设 | 第36-37页 |
·加强宣传教育 | 第36页 |
·完善财务考核指标 | 第36-37页 |
·完善利益分配制度 | 第37页 |
·基于减少舞弊机会提出的“小金库”遏制制度建设 | 第37-42页 |
·公司治理层面 | 第37-39页 |
·社会监督层面 | 第39-40页 |
·政府监督层面 | 第40-42页 |
·基于消除舞弊借口提出的“小金库”遏制制度建设 | 第42-43页 |
·加强法制及诚信道德教育 | 第42-43页 |
·建立社会信用监管体系,加强职业道德监管 | 第43页 |
·“小金库”典型案例遏制对策分析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