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9页 |
| ·关于徽州木雕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 | 第7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8-9页 |
| 2. 徽州木雕的人文特征及盛行原因 | 第9-17页 |
| ·徽州历史与文化 | 第9页 |
| ·新安画派对徽州木雕的影响 | 第9-10页 |
| ·新安理学对徽州木雕的影响 | 第10-12页 |
| ·徽商与徽州木雕 | 第12页 |
| ·徽州木雕盛行原因综述 | 第12-17页 |
| ·文化背景深厚 | 第12页 |
| ·山多地少,宅基地紧张 | 第12页 |
| ·特殊的建筑样式 | 第12-14页 |
| ·徽商的相互攀比 | 第14-17页 |
| 3. 徽州木雕的题材与内容 | 第17-25页 |
| ·以人物故事为素材的木雕 | 第17-19页 |
| ·以山水为素材的木雕 | 第19-20页 |
| ·以诗文内容、花鸟、动物、树木、八宝博图案为内容的木雕 | 第20-25页 |
| 4. 徽州木雕的创作方法与审美品格 | 第25-43页 |
| ·徽州木雕的创作方法 | 第25-33页 |
| ·以实用美观为目的的创作方法 | 第25-28页 |
| ·赋予主体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创作方法 | 第28-31页 |
| ·运用夸张、变形、象征、暗示的创作手法 | 第31-33页 |
| ·徽州木雕的审美特征 | 第33-43页 |
| ·构思缜密,风格朴实 | 第33-38页 |
| ·雅俗共赏,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 第38-43页 |
| 5. 徽州木雕的艺术形式 | 第43-53页 |
| ·多元的艺术形式 | 第43-44页 |
| ·特殊的木质纹理 | 第44-46页 |
| ·婀娜多姿的线条 | 第46-47页 |
| ·巧妙的光影造型 | 第47-49页 |
| ·优雅的装饰效果 | 第49-50页 |
| ·完整而新颖的构思设计 | 第50-53页 |
| 6. 徽州木雕的继承与发展 | 第53-55页 |
| 小结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