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大豆瞬时转化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图目录第11-12页
表目录第12-13页
英文缩略表第13-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4页
   ·大豆瞬时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瞬时转化体系的应用第15-16页
   ·大豆遗传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大豆遗传转化体系的应用第18-19页
     ·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大豆育种工作第18页
     ·利用转基因大豆进行基因功能研究第18-19页
   ·利用诱导型 Ac/Ds 转座子系统构建大豆突变体群体第19-23页
     ·三种突变体的比较第19-20页
     ·Ac/Ds 转座子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本论文中构建大豆 Ds 稳定插入突变体的策略第21-23页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大豆瞬时转化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第24-38页
   ·材料和方法第24-29页
     ·植物材料第24页
     ·菌株和质粒第24页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第24-25页
     ·大豆农杆菌介导的下胚轴诱导愈伤体系中使用的培养基配方第25页
     ·大豆农杆菌介导的下胚轴诱导愈伤体系的步骤第25-26页
     ·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第26页
     ·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第26-27页
     ·制备农杆菌感受态第27页
     ·转化农杆菌感受态第27页
     ·GUS 染色和转化效率的统计第27-28页
     ·荧光素酶(LUC)检测实验第28页
     ·蛋白质亚细胞定位检测实验第28页
     ·植物总蛋白的提取和 western blot 实验第28-29页
     ·Co-IP 实验第29页
   ·结果与分析第29-36页
     ·载体构建第29-30页
     ·大豆瞬时转化体系的建立第30页
     ·乙酰丁香酮浓度对大豆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第30-31页
     ·启动子活性分析实验第31-32页
     ·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和 western blot 实验第32-34页
     ·蛋白质互作分析实验第34-35页
     ·大豆瞬时转化体系在其他大豆品种中的应用第35-36页
   ·讨论第36-38页
第三章 大豆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第38-52页
   ·材料和方法第38-43页
     ·植物材料第38页
     ·菌株和质粒第38页
     ·主要试剂第38-39页
     ·大豆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遗传转化的培养基配方第39页
     ·大豆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遗传转化步骤第39-40页
     ·T1 代阳性苗的鉴定第40-43页
   ·结果与分析第43-51页
     ·大豆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第43-46页
     ·GmX-RNAi 和 GmXL1-OX 的遗传转化和功能分析第46-49页
     ·大豆遗传转化体系其他方面的应用第49-51页
   ·讨论第51-52页
第四章 利用诱导型 Ac/Ds 转座子构建大豆突变体群体第52-56页
   ·材料和方法第53页
     ·植物材料第53页
     ·菌株和质粒第53页
     ·大豆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遗传转化的培养基配方第53页
     ·大豆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遗传转化步骤第53页
   ·结果与分析第53-55页
     ·载体构建第53-55页
     ·瞬时体系验证乙醇诱导型启动子第55页
     ·遗传诱导型 Ac/Ds 转化大豆第55页
   ·讨论第55-56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56-57页
   ·大豆瞬时转化体系的建立和应用第56页
   ·大豆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第56页
   ·诱导型 Ac/Ds 构建大豆突变体群体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5页
附录第65-69页
致谢第69-70页
作者简历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烟草miRNA分析及FISH体系的探索
下一篇:OPAQUE-2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与opaque2-糯玉米NILs的创制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