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Extended Abstract | 第9-13页 |
目录 | 第13-18页 |
图清单 | 第18-23页 |
表清单 | 第23-25页 |
变量注释表 | 第25-27页 |
1 绪论 | 第27-55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27-2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8-2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9-53页 |
·深土物理力学特性 | 第29-34页 |
·膨润土高压力学特性 | 第34-42页 |
·Non-DLVO 微观结构力 | 第42-45页 |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45-50页 |
·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 | 第50-53页 |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53-55页 |
·研究内容 | 第53页 |
·研究方法 | 第53-54页 |
·技术路线 | 第54-55页 |
2 蒙脱石微观尺度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55-104页 |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56-63页 |
·基本原理 | 第56-57页 |
·系综 | 第57-58页 |
·温度和压力的控制 | 第58-59页 |
·周期性边界条件 | 第59-60页 |
·力场 | 第60-63页 |
·软件选取 | 第63页 |
·蒙脱石三维全原子结构建模 | 第63-66页 |
·基本参数 | 第63-64页 |
·建模过程 | 第64-66页 |
·常温常压条件下蒙脱石-水-离子体系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66-87页 |
·模拟细节 | 第66-68页 |
·蒙脱石膨胀特性 | 第68-73页 |
·层间阳离子及水分子结构 | 第73-84页 |
·离子和水分子扩散特性 | 第84-87页 |
·埋深温压条件下蒙脱石-水-离子体系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87-90页 |
·模拟细节 | 第87-88页 |
·层间离子、水分子结构及扩散特性 | 第88-90页 |
·蒙脱石微观尺度力学特性 | 第90-102页 |
·计算原理 | 第90-93页 |
·线弹性特征 | 第93-100页 |
·约束剪切粘度 | 第100-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3 蒙脱石介观尺度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 | 第104-126页 |
·耗散粒子动力学 | 第104-108页 |
·基本原理 | 第104-107页 |
·数值积分方法 | 第107页 |
·耗散力、随机噪声和排斥参数的选择 | 第107-108页 |
·粗粒化及建模 | 第108-110页 |
·粗粒化策略 | 第108-109页 |
·介观建模 | 第109-110页 |
·MD 模拟结果与 DPD 输入参数的转化 | 第110-114页 |
·MD 计算非键结合能 | 第110-112页 |
·DPD 输入参数的确定 | 第112-114页 |
·蒙脱石-水-离子体系 DPD 模拟 | 第114-120页 |
·模拟细节 | 第114-115页 |
·介观结构 | 第115-119页 |
·扩散特性 | 第119-120页 |
·介观压缩特性 | 第120-123页 |
·计算原理 | 第120-121页 |
·应力-应变 | 第121-123页 |
·剪切粘度 | 第123-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6页 |
4 饱和蒙脱土高压力学特性理论分析 | 第126-148页 |
·新扩散双电层理论 | 第126-135页 |
·基本假设 | 第127页 |
·介电饱和效应 | 第127-129页 |
·离子体积排斥效应 | 第129页 |
·改进 PBE 方程 | 第129-130页 |
·传统 PBE 方程 | 第130-131页 |
·分析比较 | 第131-135页 |
·渗透力模型 | 第135-139页 |
·渗透力产生机制 | 第135-137页 |
·渗透力大小计算 | 第137-139页 |
·压缩性分析 | 第139-146页 |
·理论压缩曲线 | 第139-142页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142-146页 |
·本章小结 | 第146-148页 |
5 饱和蒙脱土高压力学特性基本机制综合分析 | 第148-165页 |
·粘土结构及孔隙分阶划分 | 第148-151页 |
·不同尺度力的发挥 | 第151-152页 |
·高压压缩及剪切过程定性描述 | 第152-154页 |
·高压压缩 | 第154-162页 |
·高压压缩试验 | 第154-156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56-161页 |
·土的弹模分析 | 第161-162页 |
·高压剪切 | 第162-164页 |
·高压剪切试验 | 第162-163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63-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164-165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165-169页 |
·结论 | 第165-167页 |
·展望 | 第167-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89页 |
附录 1 | 第189-191页 |
附录 2 | 第191-195页 |
作者简历 | 第195-19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