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第一章 李新生平、思想、著述 | 第11-25页 |
第一节 李新生平、交游考述 | 第11-15页 |
第二节 李新的思想与政治主张 | 第15-19页 |
第三节 李新著述考证及《跨鳌集》主要篇目介绍 | 第19-25页 |
一、李新的主要著述 | 第19-21页 |
二、《跨鳌集》主要篇目介绍 | 第21-25页 |
第二章 李新诗歌的内涵 | 第25-44页 |
第一节 日常交游 | 第25-28页 |
第二节 写景抒情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咏物寄意 | 第30-33页 |
第四节 咏史怀古 | 第33-35页 |
第五节 抒情言志 | 第35-39页 |
第六节 随兴闲题 | 第39-44页 |
一、民俗田园 | 第39-40页 |
二、哲理哲思 | 第40-42页 |
三、闺怨爱情 | 第42-44页 |
第三章 李新诗歌的特色 | 第44-60页 |
第一节 形式篇制的特色 | 第44-49页 |
一、李新古诗的篇制形式 | 第44-46页 |
二、李新近体诗的篇制形式 | 第46-49页 |
第二节 艺术特色 | 第49-54页 |
一、字句上的着意锻炼 | 第49-50页 |
二、浑然天成的点化艺术 | 第50-52页 |
三、以议论为诗的实践 | 第52-54页 |
第三节 地域特色 | 第54-60页 |
一、巴蜀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 | 第54-56页 |
二、巴蜀风光物产及习俗 | 第56-60页 |
第四章 李新诗歌的艺术渊源 | 第60-68页 |
第一节 汉魏古诗及一些前代经典 | 第60-62页 |
第二节 唐代诗歌艺术 | 第62-64页 |
第三节 李新浸润时代风气以及他对宋调的有意识地学习与借鉴 | 第64-68页 |
结语 | 第68-70页 |
附录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