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 | 第10-12页 |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2 美国创业板市场分析 | 第15-20页 |
·纳斯达克市场建立与发展过程分析 | 第15-17页 |
·纳斯达克市场建立时间与背景分析 | 第15页 |
·纳斯达克市场交易技术发展分析 | 第15-16页 |
·纳斯达克市场板块划分分析 | 第16-17页 |
·美国创业板市场上市家数分析 | 第17-18页 |
·美国创业板市场各年加权市盈率分析 | 第18页 |
·美国创业板企业经营年限与发行抑价率的分析 | 第18-19页 |
·美国创业板指数走势分析 | 第19-20页 |
3 中国创业板市场现状分析 | 第20-26页 |
·中国创业板市场上市家数分析 | 第20页 |
·中国创业板市场各年加权平均股价、加权每股收益与加权市盈率分析 | 第20-21页 |
·创业板企业经营年限分析 | 第21-22页 |
·各年创业板市场发行价与抑价率分析 | 第22-23页 |
·创业板指数走势分析 | 第23-24页 |
·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变脸企业分析 | 第24-26页 |
4 中美创业板差异比较 | 第26-37页 |
·中美创业板建立基础研究 | 第27-31页 |
·美国创业板市场建立背景 | 第27-29页 |
·中国创业板市场建立基础研究 | 第29-31页 |
·中美上市标准差异分析 | 第31-36页 |
·经营年限和盈利能力要求差异 | 第32-34页 |
·股本和股权结构差异 | 第34-35页 |
·公司治理要求差异 | 第35-36页 |
·中美创业板转板机制比较 | 第36-37页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37-41页 |
·结论 | 第37页 |
·政策建议 | 第37-41页 |
·鼓励创业投资,完善金融基础环境 | 第37-38页 |
·降低上市标准,让更多高新企业通过上市融资 | 第38页 |
·引入做市商,降低中小投资者投资风险 | 第38-39页 |
·建立转板机制,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