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CONTENT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7页 |
·研究课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课题的来源 | 第1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城市污泥产生和组成 | 第15-17页 |
·城市污泥的产生 | 第15-16页 |
·城市污泥的特性 | 第16-17页 |
·城市污泥常用处理和处置技术 | 第17-21页 |
·物理化学方法 | 第18-19页 |
·生物处理方法 | 第19-21页 |
·污泥消化技术 | 第21-22页 |
·厌氧消化工艺 | 第21页 |
·好氧消化工艺 | 第21-22页 |
·好氧/缺氧消化工艺 | 第22页 |
·超声波处理城市污泥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超声波原理和特性 | 第22-23页 |
·超声波空化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超声波处理污泥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本课题前期研究总结 | 第25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25-27页 |
·研究目标 | 第25-26页 |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创新之处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实验室中试试验 | 第27-38页 |
·实验室中试实验装置 | 第27-30页 |
·超声波圆桶处理装置结构 | 第28-29页 |
·消化器构造 | 第29-30页 |
·试验运行方法 | 第30页 |
·试验指标的检测 | 第30-32页 |
·试验指标分析及方法 | 第30-31页 |
·试验样品的预处理 | 第31页 |
·试验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1-32页 |
·试验用泥的基本特性分析 | 第32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2-36页 |
·TSS、VSS的变化 | 第32-33页 |
·污泥TCOD和污泥上清液中SCOD变化 | 第33-34页 |
·污泥上清液中TP变化 | 第34-35页 |
·污泥上清液中氨氮、亚硝态氮和亚硝酸亚氮变化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示范工程试验 | 第38-46页 |
·示范工程试验装置 | 第38-42页 |
·消化装置 | 第39-40页 |
·超声波处理装置 | 第40-42页 |
·示范工程试验方法 | 第42页 |
·试验指标的检测 | 第42页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2-44页 |
·TSS,VSS以及VSS去除率变化 | 第42-43页 |
·污泥TCOD和污泥上清液中SCOD变化 | 第43页 |
·污泥上清液中氮素的变化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超声波-缺氧/好氧工艺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 第46-54页 |
·动力学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46-50页 |
·微生物群体的增长速率(Monod模型) | 第46-47页 |
·底物利用速率(Lawrence模型) | 第47-48页 |
·微生物增长与有机底物降解 | 第48-50页 |
·连续处理污泥动力学参数的确定 | 第50-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超声波-缺氧/好氧处理城市污泥技术的能效和经济分析 | 第54-59页 |
·试验装置造价分析 | 第54-56页 |
·中试实验装置的造价分析 | 第54-55页 |
·示范工程装置的造价分析 | 第55-56页 |
·示范工程运行的经济成本 | 第56-58页 |
·动力费用 | 第57页 |
·人工费用 | 第57页 |
·设备折旧费用 | 第57页 |
·检修费用 | 第57页 |
·其他费用 | 第57页 |
·年运行成本 | 第57-58页 |
·每吨污泥运行成本 | 第58页 |
·环境和效益分析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和建议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59页 |
建议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专利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