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疏离与融入--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视野中的《绿房子》解读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致谢第8-9页
目录第9-10页
导论第10-16页
 一、研究现状第10-13页
 二、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阐释第13-14页
  1、“他者”理论简述第13页
  2、“混杂性”第13-14页
  3、第三空间第14页
 三、选题意义与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4-16页
第一章 自我想象中的“他者”形象第16-23页
 一、地理他者的建构第16-19页
 二、殖民者自我视阈下的土著他者第19-21页
  1、原始模样的阿瓜鲁纳人第19-20页
  2、好斗的汪毕萨人第20-21页
 三、修女:殖民主体的他者建构第21-23页
第二章 碰撞与交流——文化的混杂第23-34页
 一、东西方人物的混杂第23-27页
  1、东方的代表:伏屋——由老实向坏人的扭曲转变第23-24页
  2、社会的反抗者——胡姆第24-26页
  3、西方的代表:传教所的嬷嬷和镇长胡利奥列阿基德第26-27页
 二、身份转变的混杂第27-31页
  1、沉默的阿德连聂威斯第28-29页
  2、为爱而生的拉丽达第29-30页
  3、混杂在文明与野蛮中的“杂交人”:鲍妮法西娅第30-31页
 三、“混杂”的语言特征:后现代叙事手段的混杂第31-34页
第三章 建构和谐的“第三空间”第34-39页
 一、漂泊于“第三空间”:略萨的两难文化抉择第34-35页
 二、中西宗教文化分歧上的融合第35-37页
  1、加西亚神父与安塞尔莫的释怀第35-36页
  2、鲍妮法西娅与修女嬷嬷之间的原谅第36-37页
 三、跨族婚姻——两性分歧的消解第37-39页
  1、鲍妮法西娅与警长利杜马的婚姻第37页
  2、因爱诱奸盲女第37-39页
结语第39-40页
注释第40-42页
主要参考书目第42-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解读库切自传体小说中的文化身份问题--以小说《男孩》和《青春》为例
下一篇:论《黑书》对古代英雄史诗的戏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