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 第15-16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金融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第17-24页 |
·金融风险的含义 | 第17页 |
·金融风险的特征 | 第17-18页 |
·客观性 | 第17页 |
·社会性 | 第17-18页 |
·不确定性 | 第18页 |
·扩张性 | 第18页 |
·可控性 | 第18页 |
·周期性 | 第18页 |
·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及表现 | 第18-20页 |
·信用风险及其表现 | 第19页 |
·操作风险及其表现 | 第19-20页 |
·流动性风险及其表现 | 第20页 |
·制度风险及其表现 | 第20页 |
·风险管理理论流派 | 第20-24页 |
·资本风险管理理论 | 第20-22页 |
·负债风险管理理论 | 第22-23页 |
·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现状的实证分析——以湖南省衡阳县为例 | 第24-29页 |
·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现状 | 第24-25页 |
·加强领导,组建机构 | 第24页 |
·建立台账,精细管理 | 第24-25页 |
·严格内控,降低风险 | 第25页 |
·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9页 |
·农信社经营范围狭窄,金融风险不容易分散 | 第25-26页 |
·风险管理文化落后,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 第26页 |
·缺乏独立和权威性的风险管理部门 | 第26-27页 |
·不良贷款清收不力 | 第27页 |
·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9-35页 |
·外部环境因素 | 第29-31页 |
·国家制度缺乏弹性 | 第29页 |
·信用环境较差 | 第29-30页 |
·竞争环境缺乏公平 | 第30页 |
·农产业特殊性制约 | 第30-31页 |
·内部环境因素 | 第31-35页 |
·产权主体缺位 | 第31页 |
·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 | 第31-32页 |
·信贷管理不严、担保流于形式 | 第32-33页 |
·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 | 第33页 |
·历史包袱较为严重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对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的建议 | 第35-41页 |
·夯实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 | 第35页 |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 第35-37页 |
·树立正确的内控指导思想 | 第36页 |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 | 第36-37页 |
·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和化解系统 | 第37-38页 |
·建立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 | 第37页 |
·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体系 | 第37-38页 |
·优化主要的业务流程 | 第38页 |
·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 第38-39页 |
·建立信息共享、交流和反馈机制 | 第38-39页 |
·加快电子化建设 | 第39页 |
·化解历史包袱 | 第39-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作者简历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