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符号螭首形式语言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 ·研究背景和现状 | 第12-13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 第13-15页 |
| ·重点和创新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螭首的由来 | 第17-32页 |
| ·螭首的出现 | 第17-18页 |
| ·何为螭首 | 第18-20页 |
| ·螭龙与其他龙种的区别 | 第20-31页 |
| ·龙族演化概况 | 第20-22页 |
| ·螭龙纹 | 第22-26页 |
| ·螭首龟趺 | 第26-30页 |
| ·排水口螭首 | 第30-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螭首的时代形式语言演变 | 第32-48页 |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螭首造型特点 | 第32-35页 |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与建筑文化背景 | 第32-33页 |
| ·魏晋南北朝螭首强硬凶悍 | 第33-35页 |
| ·隋唐朝时期的螭首造型特点 | 第35-38页 |
| ·隋唐时期的社会与建筑文化背景 | 第35-37页 |
| ·唐代螭首 异域多样 | 第37-38页 |
| ·宋元代时期的螭首造型特点 | 第38-43页 |
| ·宋元代时期的社会与建筑文化背景 | 第38-39页 |
| ·宋元螭首 完型精致 | 第39-43页 |
| ·明清时期的螭首造型特点 | 第43-47页 |
| ·明清时期的社会与建筑文化背景 | 第43页 |
| ·明清螭首 日渐衰落 | 第43-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螭首承载的实用价值功能 | 第48-57页 |
| ·承载排水作用的装饰构件 | 第48-53页 |
| ·排水结构装饰构件 | 第49-50页 |
| ·螭首构件是台基造景系统中的重要元素 | 第50-53页 |
| ·台基端口转角处的平衡承重作用 | 第53-54页 |
| ·台基构成主要元素 | 第53-54页 |
| ·螭首平衡承重作用 | 第54页 |
| ·防止台基底部遭雨水侵蚀的作用 | 第54-56页 |
| ·故宫排水系统的第一步 | 第54-55页 |
| ·防止台基底遭雨水侵蚀 | 第55-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螭首的所指和美学意蕴 | 第57-69页 |
| ·螭首的符号所指 | 第57-65页 |
| ·帝王皇权的等级象征 | 第58-59页 |
| ·风调雨顺的祈愿理想 | 第59-61页 |
| ·关煞护财的风水观念 | 第61-63页 |
| ·保塔护法的宗教思想 | 第63-65页 |
| ·螭首的美学特征 | 第65-69页 |
| ·天时地气 蕴含宫殿真善之美 | 第66-67页 |
| ·材美工巧 营造宫殿富丽之美 | 第67-69页 |
| 第六章 螭首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继承与运用 | 第69-73页 |
| ·螭首装饰符号得到继承的意义 | 第69-70页 |
| ·对螭首形象和内涵的的继承实例 | 第70-73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73-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 附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