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双相钢的简介 | 第12页 |
·双相钢的组织与性能 | 第12-14页 |
·双相钢的组织 | 第12-13页 |
·双相钢综合机械性能 | 第13-14页 |
·双相钢的生产工艺 | 第14-16页 |
·直接热轧法 | 第14-15页 |
·热处理法 | 第15-16页 |
·影响冷轧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因素 | 第16-20页 |
·合金元素 | 第17-18页 |
·临界区加热的前组织状态 | 第18-19页 |
·γ+α两相区加热温度 | 第19页 |
·γ+α两相区保温时间 | 第19页 |
·冷却速率 | 第19-20页 |
·过时效 | 第20页 |
·焊接性能研究 | 第20-21页 |
·电子束焊接 | 第20-21页 |
·激光焊接 | 第21页 |
·氩弧焊接 | 第21页 |
·国内外冷轧双相钢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21-23页 |
·国内外冷轧双相钢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冷轧双相钢存在的问题 | 第23页 |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第2章 退火工艺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25-37页 |
·临界区加热温度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25-32页 |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实验方案 | 第26页 |
·组织性能检测 | 第26-27页 |
·实验结果 | 第27-29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9-31页 |
·临界区加热温度的确定 | 第31-32页 |
·退火保温时间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32-36页 |
·实验方案 | 第32页 |
·组织性能检测 | 第32-33页 |
·实验结果 | 第33-34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4-35页 |
·保温时间的确定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缓慢冷却工艺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37-47页 |
·缓慢冷却的必要性 | 第37-40页 |
·实验方案 | 第38页 |
·组织性能检测 | 第38-39页 |
·实验结果 | 第39-40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0页 |
·缓慢冷却终止温度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40-43页 |
·实验方案 | 第40页 |
·组织性能检测 | 第40-41页 |
·实验结果 | 第41-42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2-43页 |
·缓慢冷却速度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43-46页 |
·实验方案 | 第43-44页 |
·组织性能检测 | 第44页 |
·实验结果 | 第44-45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快速冷却速度和过时效温度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47-59页 |
·快速冷却速度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47-50页 |
·实验方案 | 第47-48页 |
·组织性能检测 | 第48页 |
·实验结果 | 第48-49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9-50页 |
·过时效温度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 第50-57页 |
·实验方案 | 第50-51页 |
·组织性能检测 | 第51页 |
·实验结果 | 第51-53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3-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5章 热处理双相钢的焊接性能研究 | 第59-81页 |
·焊接接头组织转变规律 | 第59-66页 |
·电子束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分析 | 第61-62页 |
·激光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分析 | 第62-64页 |
·氩弧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分析 | 第64-66页 |
·焊接性能分析 | 第66-73页 |
·焊接接头硬度分析 | 第66-68页 |
·焊板的基本力学性能 | 第68-73页 |
·焊板的成形性能模拟研究 | 第73-79页 |
·凸模胀形的模拟研究 | 第74-77页 |
·充液胀形的模拟研究 | 第77-78页 |
·凸模胀形和充液胀形的性能比较 | 第78-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6章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