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导航论文

基于共视原理的卫星授时方法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7页
第一章 授时技术的发展第17-31页
   ·授时的概念及发展第17-19页
     ·授时概念第17-18页
     ·授时方法的发展第18-19页
   ·时间标准第19-21页
     ·世界时第19-20页
     ·历书时第20页
     ·原子时第20-21页
     ·协调世界时第21页
   ·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授时与时间传递方法分析第21-29页
     ·GPS 单向授时方法第21-23页
     ·GPS 共视时间传递第23-24页
     ·GPS 全视时间传递第24-26页
     ·卫星双向时间频率传递方法第26-28页
     ·小结第28-29页
   ·共视授时技术的研究意义第29页
   ·论文的内容安排第29-31页
第二章 共视授时新方法的原理第31-47页
   ·共视与授时的区别第31页
   ·共视应用于授时的难点第31-33页
   ·共视授时新方法的原理第33-36页
   ·共视授时的优势第36-43页
     ·提高单向授时的精度,实现精度优于 5ns 的授时第36-39页
     ·避开接收机绝对校准的难题,只需要相对校准第39-41页
     ·利用其他国家的导航系统,实现我国标准时间的广播第41页
     ·改善用户定位精度第41-43页
   ·共视授时关键技术分析第43-45页
     ·授时偏差特性研究第43-44页
     ·授时数据广播方法研究第44页
     ·虚拟共视基准站技术在共视授时中的应用第44-45页
   ·小结第45-47页
第三章 共视授时原理验证第47-57页
   ·试验目的第47页
   ·试验方法第47-48页
   ·试验系统性能分析第48-50页
   ·试验验证第50-57页
     ·零基线试验第50-51页
     ·短基线试验第51-53页
     ·长基线试验第53-55页
     ·小结第55-57页
第四章 单站共视授时分析第57-73页
   ·单站共视授时的概念及原理第57-58页
   ·单站共视授时误差源分析第58-69页
     ·星钟误差第58页
     ·星历误差第58-64页
     ·电离层延迟误差第64-69页
     ·其它误差第69页
     ·单站共视授时的精度估算第69页
   ·单站共视授时特点分析第69-71页
     ·单站共视授时的优势第69-70页
     ·单站共视授时的局限性第70-71页
   ·小结第71-73页
第五章 多站共视授时分析第73-111页
   ·多站共视授时的原理第73-78页
     ·多站共视授时的原理第73-74页
     ·多站共视授时的关键问题第74-78页
   ·虚拟共视基准站技术第78-83页
     ·虚拟参考站概念第78-79页
     ·虚拟共视基准站与虚拟参考站技术第79-83页
   ·虚拟共视基准站原理第83-86页
   ·多站共视授时中的虚拟共视基准站生成算法第86-105页
     ·基准站个数的确定第87-98页
     ·基准站权值确定方法第98-104页
     ·用户选站原则第104-105页
   ·站间时间同步误差对多站共视授时精度的影响分析第105-110页
     ·站间时间同步误差的分析第105-106页
     ·站间时间同步误差对多站共视授时方法的影响分析第106-110页
   ·小结第110-111页
第六章 共视授时数据广播方法研究第111-131页
   ·共视授时广播内容第111-122页
     ·授时偏差的分析第111-115页
     ·授时偏差的建模第115-116页
     ·授时偏差的预报第116-122页
   ·授时偏差模型对导航电文的比特要求第122-124页
     ·模型参数的比特位数要求第122-124页
     ·网络发布文件的格式第124页
   ·授时偏差模型参数的广播方法研究第124-130页
     ·常用的数据发布方法第125-126页
     ·通信卫星实时广播系统设计第126-127页
     ·网络发布系统设计第127-128页
     ·短信查询系统设计第128-130页
   ·小结第130-131页
第七章 共视授时系统的方案制定第131-145页
   ·共视授时系统的总体设计第131-133页
   ·流动接收机校准单元设计第133-137页
     ·流动接收机校准单元功能和性能第133-134页
     ·流动接收机校准单元组成第134-135页
     ·流动接收机校准单元工作原理第135-137页
   ·授时信号监测单元设计第137-139页
     ·授时信号监测单元功能和性能第137-138页
     ·授时信号监测单元组成第138-139页
     ·授时信号监测单元工作原理第139页
   ·监测数据处理单元设计第139-143页
     ·监测数据处理单元功能和性能第139-141页
     ·监测数据处理单元组成第141-142页
     ·监测数据处理单元工作原理第142-143页
   ·小结第143-145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45-149页
   ·论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点第145-146页
   ·下一步工作展望第146-149页
出版物及研究项目第149-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铯原子喷泉钟物理系统的研制
下一篇:大肠杆菌色氨酸基因调控网络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