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体与问句模板的教学内容的主动搜索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4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当前搜索引擎的发展 | 第10-12页 |
·搜索引擎的定义 | 第10页 |
·搜索引擎的产生与发展 | 第10-12页 |
·搜索引擎的工作流程 | 第12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和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领域本体的构建 | 第14-24页 |
·本体的介绍 | 第14-18页 |
·本体的概念 | 第14页 |
·本体的构建方法 | 第14-16页 |
·本体的构建原则 | 第16-17页 |
·本体的描述语言 | 第17-18页 |
·本体的开发软件 | 第18页 |
·构建本体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本体所起的作用 | 第18-19页 |
·本体知识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 | 第19页 |
·领域本体的构建过程 | 第19-22页 |
·确定要构建本体的领域和范围 | 第20页 |
·建立教学资源领域的本体与属性 | 第20-21页 |
·数据结构本体的具体构建 | 第21-22页 |
·数据结构领域本体的评价 | 第22页 |
·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问句处理 | 第24-38页 |
·自然语言 | 第24-26页 |
·自然语言处理的概述 | 第24-25页 |
·自然语言处理的主要应用 | 第25页 |
·自然语言在国内的主要成果 | 第25页 |
·自然语言检索的优缺点 | 第25-26页 |
·问句处理的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基于关键字、词、短语匹配的问句处理 | 第26-27页 |
·基于概念的问句处理 | 第27页 |
·基于模式的匹配的问句处理 | 第27页 |
·基于语义的理解的问句处理 | 第27页 |
·基于句型的模板的匹配的问句处理 | 第27-37页 |
·分词 | 第29-30页 |
·词性标注 | 第30-31页 |
·去除停用词、客套语和祈使语 | 第31页 |
·句型模板的构建 | 第31-35页 |
·句模匹配 | 第35-37页 |
·词库的构建 | 第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构建教学资源的本体知识库 | 第38-47页 |
·WEB信息抽取的基础知识 | 第38-39页 |
·WEB信息抽取的概念 | 第38页 |
·提取WEB信息方法的分类 | 第38-39页 |
·DOM树的相关知识 | 第39-40页 |
·DOM的概念 | 第39-40页 |
·基于DOM树的Web站点结构模型 | 第40页 |
·WEB信息抽取的具体过程 | 第40-44页 |
·WEB信息的语义处理 | 第44页 |
·向量空间模型 | 第44页 |
·基于领域本体的概念向量模型 | 第44页 |
·WEB信息的语义处理过程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主动搜索系统的设计 | 第47-55页 |
·系统的构建意义 | 第47页 |
·系统的总体架构 | 第47-48页 |
·系统的开发环境与工具 | 第48-49页 |
·主动搜索平台的具体实现 | 第49-51页 |
·本体的读取 | 第49-50页 |
·问句处理过程 | 第50-51页 |
·本体知识库的构建 | 第51页 |
·搜索引擎的性能评价指标 | 第51-5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总结 | 第55页 |
·进一步的工作和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幵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
感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