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0页 |
·概述 | 第13-14页 |
·废电路板资源化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26页 |
·机械处理技术 | 第14-18页 |
·火法冶金技术 | 第18-20页 |
·湿法冶金技术 | 第20-25页 |
·生物处理技术 | 第25-26页 |
·NOx的催化氧化反应及其在电子废弃物回收中的应用 | 第26-28页 |
·膨胀石墨及其发展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膨胀石墨的产生及特点 | 第28页 |
·膨胀石墨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 第28-29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9-32页 |
·研究意义 | 第29-30页 |
·研究内容 | 第30页 |
·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40页 |
第二章 废电路板的形貌与成份分析 | 第40-62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4页 |
·样品来源 | 第40-41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60页 |
·废电路板中无机元素分析 | 第44-46页 |
·废电路板的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6-52页 |
·废电路板的热解GC-MS分析 | 第52-60页 |
·小结 | 第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第三章 废电路板中基本金属的浸出与提纯 | 第62-86页 |
·概述 | 第62-64页 |
·实验设备材料与方法 | 第64-65页 |
·实验原料 | 第64页 |
·实验设备与材料 | 第64-65页 |
·实验装置 | 第65页 |
·实验仪器 | 第65页 |
·实验方法 | 第65-67页 |
·废电路板中铜的催化氧化 | 第65-67页 |
·主要测试方法 | 第67页 |
·铜的萃取与反萃 | 第6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7-84页 |
·催化氧化机理 | 第67-69页 |
·催化氧化条件实验 | 第69-75页 |
·浸出液提纯实验 | 第75-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第四章 废电路板中Sn的分离 | 第86-111页 |
·实验设备材料与方法 | 第86-88页 |
·实验原料 | 第86页 |
·实验设备与材料 | 第86-87页 |
·实验仪器 | 第87-88页 |
·离子浓度测定方法 | 第88页 |
·膨胀石墨吸附量的测定 | 第88页 |
·膨胀石墨及其吸附Sn后的相关表征 | 第88-92页 |
·膨胀石墨吸附Sn前后的SEM和EDS表征 | 第88-90页 |
·膨胀石墨的XRD表征 | 第90页 |
·膨胀石墨的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 | 第90-91页 |
·膨胀石墨吸附Sn前后的FTIR表征 | 第91-92页 |
·Sn(Ⅱ)吸附条件实验 | 第92-97页 |
·初始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92-93页 |
·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93-94页 |
·膨胀石墨投加量的影响 | 第94-95页 |
·吸附时间的影响 | 第95-96页 |
·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96-97页 |
·吸附机理研究 | 第97-105页 |
·热力学分析 | 第97-98页 |
·吸附等温线拟合 | 第98-101页 |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101-105页 |
·吸附机理探讨 | 第105页 |
·膨胀石墨吸附电子废弃物中Sn的初步研究 | 第105-108页 |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膨胀石墨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107页 |
·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1页 |
第五章 NOx氧转移载体的优化选择及其转移机理研究 | 第111-124页 |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11页 |
·实验设备与材料 | 第111-113页 |
·主要试剂 | 第111-112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12页 |
·实验装置 | 第112-113页 |
·NOx的测定方法 | 第11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13-122页 |
·NOx氧转移的影响因素 | 第113-119页 |
·机理研究 | 第119-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4页 |
第六章 Co_3O_4GO/PMS体系对NOx催化氧化的研究 | 第124-137页 |
·概述 | 第124-125页 |
·实验设备与材料 | 第125-126页 |
·主要试剂 | 第12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25页 |
·实验装置 | 第125-126页 |
·NOx的测定方法 | 第126页 |
·催化氧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126-131页 |
·催化氧化剂的制备 | 第126-127页 |
·催化氧化剂的表征 | 第127-131页 |
·影响因素 | 第131-134页 |
·pH对吸收效果的影响 | 第131页 |
·PMS浓度对吸收效果的影响 | 第131-132页 |
·催化剂浓度对吸收效果的影响 | 第132页 |
·反应时间对吸收效果的影响 | 第132-133页 |
·温度对氧化效果的影响 | 第133-134页 |
·正交试验 | 第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3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7-139页 |
·结论 | 第137-138页 |
·建议与展望 | 第138-13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139-140页 |
致谢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