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内部评级体系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运用中的问题与建议探索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18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页
   ·文献综述第12-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6-18页
     ·研究目的第16页
     ·研究思路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理论依据第18-27页
   ·信用风险管理含义第18页
   ·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理论第18-21页
     ·估值理论第18-19页
     ·投资组合理论第19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19-20页
     ·套期保值理论第20页
     ·期权定价理论第20-21页
     ·预测理论第21页
   ·信用风险的度量第21-27页
     ·信用风险度量技术的发展历程第21-22页
     ·现代主要的风险度量模型第22-24页
     ·现代信用风险模型的简评第24-27页
3. 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的基础理论第27-38页
   ·内部评级法简介第27-31页
     ·新资本协议的出台第27-29页
     ·内部评级法的主要内容第29-31页
   ·内部评级法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第31-35页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方法概述第32-33页
     ·内部评级法与其他信用评级方法的比较第33-35页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必要性第35-38页
     ·信用风险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第35-36页
     ·实施内部评级法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第36页
     ·实施内部评级法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第36-38页
4. 国内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现状分析第38-46页
   ·内部评级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第38-40页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原因第40-41页
   ·我国内部评级存在的问题第41-42页
     ·银行在风险管理体制上不够完善,缺乏专业性人才第41页
     ·评级方法简单,缺乏科学性第41-42页
     ·内部评级结果的准确性未知第42页
   ·对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面临问题的原因浅析第42-46页
     ·外部环境因素第43页
     ·银行内部自身问题第43-46页
5. 国外银行内部评级法应用状况及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第46-52页
   ·花旗银行第46-48页
     ·主要评级方法与技术第46-48页
     ·内部评级系统的作用第48页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第48-50页
   ·国外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第50-52页
6.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运用中构建内部评级法的探索第52-62页
   ·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技术平台建设第52-54页
     ·选择符合我国商业银行事情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第52-53页
     ·建立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第53-54页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配套制度建设第54-59页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第54-56页
     ·树立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第56页
     ·注重风险管理人才的储备和培养第56-57页
     ·强化外部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第57-58页
     ·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第58-59页
   ·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第59-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研究
下一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我国创业板IPO抑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