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1 绪论 | 第14-2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支架的发展与应用 | 第15-19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2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20页 |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2 不同支架形状对支架承载能力的影响 | 第22-32页 |
·影响支架承载能力的因素 | 第22-24页 |
·有限元分析半圆拱与马蹄形支架的承载能力 | 第24-31页 |
·有限元软件ANSYS程序简介 | 第25页 |
·不同支架形状承载能力试验的模型建立 | 第25-26页 |
·参数的选取 | 第26-27页 |
·模拟实验结果及数据整理 | 第27-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3 结构补偿对支架承载能力的影响 | 第32-42页 |
·有限元分析不同墙高的马蹄形支架的承载能力 | 第32-35页 |
·不同墙高的马蹄形支架的分析模型建立 | 第32-33页 |
·模拟实验结果及数据整理 | 第33-35页 |
·分析马蹄形U型钢结构的弱强点,并对其进行结构补偿 | 第35-41页 |
·结构补偿的原理及其基本原则 | 第36-37页 |
·支架结构的力学补偿 | 第37-38页 |
·模拟实验结果及数据整理 | 第38-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不同载荷形式下支架的承载能力的正交优化分析 | 第42-57页 |
·正交实验设计 | 第42-43页 |
·正交试验设计的基本概念 | 第42-43页 |
·正交试验表的表示 | 第43页 |
·正交试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 第43页 |
·不同载荷下支架承载能力的正交实验设计 | 第43-45页 |
·正交模拟的结果及其分析 | 第45-48页 |
·正交试验数据的整理 | 第48-51页 |
·极差分析 | 第48-50页 |
·指标的显著性检验 | 第50-51页 |
·正交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 | 第51-55页 |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求法 | 第51-52页 |
·相关系数R的求法 | 第52-53页 |
·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 第53页 |
·多元回归的方差检验法 | 第53-54页 |
·回归的显著性检验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5 工程实践 | 第57-66页 |
·巷道概况 | 第57页 |
·巷道破支架坏形式及原因分析 | 第57-58页 |
·支护方案 | 第58-61页 |
·现场试验与矿压观测 | 第61-64页 |
·现场试验 | 第61-62页 |
·观测结果及分析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6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论文不足及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