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养护与维修论文--路基的养护与维修论文

抗滑桩失效判断与滑坡稳定性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抗滑桩的发展历程第11-12页
     ·抗滑桩理论研究现状第12-13页
     ·抗滑桩稳定性评估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二章 抗滑桩工作状态的影响因素第16-25页
   ·水平极限承载力对抗滑桩工作状态影响第16-17页
     ·桩水平承载力的影响因素第16页
     ·水平荷载作用下抗滑桩的状态第16-17页
   ·锚固深度对抗滑桩工作状态的影响第17-19页
     ·数值分析第17-18页
     ·有限元模拟第18-19页
   ·桩顶锚固条件对抗滑桩工作状态的影响第19-20页
   ·桩截面尺寸对抗滑桩工作状态的影响第20-21页
   ·桩截面形状对抗滑桩工作状态的影响第21页
   ·抗滑桩间距及土拱效应对工作状态的影响第21-24页
     ·土拱效应的形成机理分析第21-22页
     ·土拱的受力分析第22-23页
     ·抗滑桩间距的探讨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抗滑桩失效类型、机理分析与评价方法第25-40页
   ·抗滑桩失效原因和类型第25-28页
     ·抗滑桩被剪断或折断第25-26页
     ·抗滑桩推倒或推歪第26-27页
     ·滑体从抗滑桩之间流出第27页
     ·桩后土体发生越顶第27-28页
   ·抗滑桩局部有效性评价第28-35页
     ·刚性桩和弹性桩的区分第28-29页
     ·刚性抗滑桩的内力和桩身位移计算第29-30页
     ·弹性抗滑桩的内力和桩身位移计算第30-32页
     ·桩身内力和锚索有效性评价第32-33页
     ·桩顶位移的工作状态评价第33-34页
     ·桩侧应力有效性评价第34-35页
   ·抗滑桩及滑坡整体有效性评价第35-39页
     ·安全系数和滑坡推力确定第35-38页
     ·安全系数评价指标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十天高速封家坝边坡抗滑桩失效分析第40-50页
   ·工程概况第40页
   ·工程区域地质状况第40-41页
     ·地形地貌第40页
     ·区域地质构造第40-41页
     ·气象水文第41页
     ·地层岩性第41页
     ·水文地质特征第41页
   ·边坡初始设计方案第41-42页
   ·边坡开挖及抗滑桩有限元分析第42-49页
     ·滑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第42页
     ·有限元分析强度折减理论第42-44页
     ·封家坝边坡数值模型第44-45页
     ·封家坝边坡与抗滑桩有限元模拟分析第45-47页
     ·抗滑桩弯矩和桩顶位移安全性评价第47-48页
     ·滑坡整体稳定性分析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十天高速黄家坡滑坡稳定性分析第50-75页
   ·黄家坡滑坡工程地质条件第50-52页
     ·地形地貌第50页
     ·水文和气象条件第50-51页
     ·地层岩性第51页
     ·地质构造第51-52页
     ·地震第52页
   ·黄家坡滑坡的勘察第52-53页
   ·滑坡成因及机制分析第53页
   ·黄家坡滑坡采用治理方案第53-56页
   ·抗滑桩在滑坡治理过程中的稳定性分析第56-67页
     ·黄家坡滑坡数值模型第56-57页
     ·黄家坡滑坡与锚索抗滑桩的稳定性有限元分析第57-64页
     ·结构物受力分析第64-66页
     ·滑坡整体稳定性分析第66-67页
   ·黄家坡滑坡监测数据分析第67-74页
     ·桩顶挡墙位移数据分析第67-71页
     ·钢筋应力数据分析第71-72页
     ·桩后土压力数据分析第72-73页
     ·深部位移数据分析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结论和建议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西省典型铅锌矿床中分散元素的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
下一篇:二台子磷钛磁铁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