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猪论文

肥育猪对不同类型纤维消化适应性及其后肠发酵与微生物菌群变化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猪后肠的纤维消化特点第13-17页
     ·日粮纤维的特点第14页
     ·猪后肠的纤维分解菌第14-16页
     ·猪后肠纤维分解菌对纤维类物质的分解作用第16页
     ·猪后肠纤维分解的产物 -- 挥发性脂肪酸(VFA)第16-17页
   ·影响猪后肠纤维分解的因素第17-19页
     ·猪的品种第17页
     ·猪的日龄阶段第17页
     ·日粮纤维类型第17-18页
     ·日粮纤维水平第18页
     ·饲喂高纤维日粮时间长短第18-19页
   ·研究消化道微生物变化的方法第19-22页
     ·传统培养计数方法第19-20页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第20-22页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技术第22页
   ·研究目的意义第22-24页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二章 肥育猪对不同类型纤维消化的适应性研究第25-43页
   ·试验材料第25-27页
     ·试验设计、动物与日粮第25页
     ·样品采集第25-27页
   ·试验方法第27-31页
     ·纤维消化率的测定第27页
     ·猪粪样中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第27页
     ·猪粪样中微生物区系变化第27-30页
     ·猪粪样中相关纤维分解菌定量分析第30-31页
     ·数据处理与统计第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41页
     ·不同类型纤维的消化率随时间变化情况第31-33页
     ·猪粪样中纤维分解酶活性随时间变化情况第33-34页
     ·猪粪样中微生物区系随时间变化情况第34-36页
     ·猪粪样中特定菌群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第36-41页
   ·讨论第41-42页
   ·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不同类型纤维对肥育猪后肠发酵的影响第43-54页
   ·试验材料第43页
     ·试验设计、试验动物与试验饲粮第43页
     ·样品采集第43页
     ·数据处理与统计第43页
   ·试验方法第43-44页
     ·pH 和挥发酸测定第43-44页
     ·猪后肠中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测定第44页
     ·猪后肠中微生物区系变化第44页
     ·猪后肠中相关纤维分解菌定量分析第44页
   ·结果与分析第44-51页
     ·不同类型纤维对肥育猪后肠 pH 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的影响第44-46页
     ·不同类型纤维对肥育猪后肠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第46-47页
     ·不同类型纤维对肥育猪后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第47-48页
     ·不同类型纤维对肥育猪后肠相关纤维分解菌数量变化的影响第48-51页
   ·讨论第51-52页
   ·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肥育猪后肠纤维分解菌分离鉴定及其纤维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第54-68页
   ·试验材料第54-56页
     ·样品采集第54页
     ·试剂和溶液第54-55页
     ·培养基第55-56页
     ·主要仪器第56页
   ·试验方法第56-58页
     ·肥育猪后肠纤维分解菌的富集培养第56页
     ·肥育猪后肠纤维分解菌的分离纯化第56页
     ·菌种保存第56-57页
     ·肥育猪后肠纤维分解菌的鉴定第57页
     ·筛选菌在四种不同底物培养基中的生长和产酶特性第57-58页
     ·筛选菌对三种底物的纤维降解特性第58页
   ·结果与分析第58-64页
     ·肥育猪后肠纤维分解菌的富集及分离纯化第58-59页
     ·肥育猪后肠纤维分解菌的鉴定第59-62页
     ·菌株 M9 在四种不同底物中的生长和产酶特性第62-63页
     ·菌株 M9 对三种底物的纤维降解特性第63-64页
   ·讨论第64-67页
   ·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68-69页
   ·主要结论第68页
   ·创新点第68页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6页
致谢第76-77页
作者简历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鹿茸干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研究
下一篇:蓝舌病病毒16型VP2、VP5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抗原表位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