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8页 |
| ·前言 | 第16页 |
| ·聚合物的热可逆交联 | 第16-17页 |
| ·热可逆共价交联体系 | 第17-18页 |
| ·DA反应 | 第18-20页 |
| ·DA反应机理 | 第18-19页 |
| ·影响DA反应的结构因素 | 第19-20页 |
| ·DA反应型热可逆交联聚合物 | 第20-23页 |
| ·呋喃体系 | 第20-21页 |
| ·CPD体系 | 第21-23页 |
| ·呋喃体系和CPD体系的比较 | 第23页 |
| ·研究热可逆特性的方法 | 第23-25页 |
| ·DCPD类热可逆交联剂的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 ·文献小结 | 第26-27页 |
| ·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8-36页 |
|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28-29页 |
| ·实验原料 | 第28-29页 |
| ·实验仪器 | 第29页 |
| ·合成与制备 | 第29-32页 |
| ·二乙基双环环戊二烯二甲酸(DECPDCA)及钠盐的合成与制备 | 第30-32页 |
| ·异丙基环戊二烯钠(IPCPDNa)与干冰的反应 | 第32页 |
| ·四甲基环戊二烯(TMCPD)与金属钠的反应 | 第32页 |
| ·钠盐与1,4对二氯苄(DCX)的酯化缩合反应 | 第32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32-36页 |
| ·ECPD与金属钠反应转化率的测定 | 第32-33页 |
| ·DECPDCA纯度的测定 | 第33-34页 |
| ·熔点的测定 | 第34页 |
| ·核磁共振波谱(~1H-NMR) | 第34页 |
| ·紫外吸收光谱(UV) | 第34-35页 |
| ·元素分析 | 第35页 |
| ·质谱(MS) | 第35页 |
|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 第35页 |
| ·凝胶渗透色谱法(GPC) | 第35页 |
| ·红外光谱法(IR)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6-62页 |
| ·DECPDCA及钠盐的合成 | 第36-38页 |
| ·DECPD的裂解收率 | 第36-37页 |
| ·ECPD与金属钠反应的转化率 | 第37-38页 |
| ·DECPDCA的收率 | 第38页 |
| ·DECPDCA及钠盐的溶解性 | 第38-40页 |
| ·DECPDCA及钠盐的纯化 | 第40-45页 |
| ·DECPDCA的纯度测定 | 第40-42页 |
| ·DECPDCA及钠盐纯化方法对比 | 第42-45页 |
| ·IPCPDNa与干冰的反应 | 第45-46页 |
| ·TMCPD与金属钠的反应 | 第46-48页 |
| ·DECPDCA的异构结构 | 第48-53页 |
| ·元素分析 | 第48-49页 |
| ·质谱 | 第49页 |
| ·紫外光谱 | 第49-50页 |
| ·~1H-NMR表征 | 第50-52页 |
| ·DSC分析 | 第52-53页 |
| ·取代基结构对环戊二烯衍生物解二聚温度的影响 | 第53-58页 |
| ·不同羧酸解二聚温度的对比 | 第53-57页 |
| ·不同钠盐解二聚温度的对比 | 第57-58页 |
| ·酯化缩合反应 | 第58-62页 |
| ·酯化缩合产物的表征 | 第58-59页 |
| ·酯化缩合产物的解二聚温度 | 第59-60页 |
| ·相同取代基的羧酸、钠盐及酯化产物解二聚温度的对比 | 第60-62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致谢 | 第68-70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2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2-73页 |
| 附件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