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迭置指数法的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 | 第12-15页 |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发展 | 第12-13页 |
·国外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进展 | 第13-14页 |
·国内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发展 | 第14-15页 |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 第15-23页 |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影响因子 | 第15-16页 |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第16-17页 |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 | 第17-19页 |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19-23页 |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等级研究 | 第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迭置指数法及污染源研究 | 第24-34页 |
·迭置指数法 | 第24-27页 |
·污染源负荷评价研究 | 第27-29页 |
·目前研究不足问题 | 第29-30页 |
·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模型的提出 | 第30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30-33页 |
·研究内容 | 第30-32页 |
·技术路线 | 第32页 |
·研究目标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构建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模型 | 第34-48页 |
·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34-39页 |
·污染源影响因子 | 第35页 |
·包气带影响因子 | 第35-39页 |
·评价指标的权重与评分值赋值 | 第39-46页 |
·各指标权重确定 | 第39-43页 |
·各指标分级评分 | 第43-46页 |
·构建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模型 | 第46-47页 |
·污染源负荷 | 第46页 |
·包气带防污性能 | 第46-47页 |
·地下水污染源强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石油类污染源案例研究 | 第48-54页 |
·石油类污染源介绍 | 第48-50页 |
·污染源所在区域水文地质概括 | 第48-49页 |
·污染源概括 | 第49-50页 |
·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 | 第50-52页 |
·污染源负荷 | 第50-51页 |
·包气带防污性能 | 第51页 |
·地下水污染源强强度 | 第51页 |
·模型可靠性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污染源案例研究 | 第54-60页 |
·垃圾填埋场污染源介绍 | 第54-56页 |
·污染源所在区域水文地质概括 | 第54-55页 |
·污染源概括 | 第55-56页 |
·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 | 第56-58页 |
·污染源负荷 | 第56-57页 |
·包气带防污性能 | 第57页 |
·地下水污染源强强度 | 第57-58页 |
·模型可靠性 | 第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0页 |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