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太阳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太阳活动与全球温度变化 | 第11-12页 |
·太阳活动与季风环流 | 第12-13页 |
·太阳活动影响天气气候可能的机制 | 第13-14页 |
·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 | 第16-17页 |
·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 第17-18页 |
·强(弱)夏季风背景下的异常降水事件研究 | 第18页 |
·现有研究中仍需解决的问题 | 第18-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第21-29页 |
·资料说明 | 第21页 |
·主要方法介绍 | 第21-29页 |
·Morlet小波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 | 第22-23页 |
·滤波方法 | 第23-24页 |
·Mann-Kendall气候突变检验方法 | 第24-25页 |
·单序列相关性的T检验 | 第25页 |
·波包传播诊断方法(WPD) | 第25-29页 |
第三章 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与中国气候的关系 | 第29-45页 |
·引言 | 第29-30页 |
·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 第30-37页 |
·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 | 第30-34页 |
·强、弱东亚夏季风时期低层风场分布特征 | 第34-37页 |
·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化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 第37-43页 |
·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与中国降水和温度的关系 | 第37-40页 |
·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 第40-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太阳活动与东亚夏季风的年代际变化的关系 | 第45-56页 |
·引言 | 第45-46页 |
·近312年太阳黑子活动的年代际变化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 | 第46-50页 |
·1700-2011年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特征 | 第46-48页 |
·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与太阳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 第48-50页 |
·太阳黑子磁场磁性指数与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关系 | 第50-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太阳活动影响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可能原因 | 第56-77页 |
·引言 | 第56-57页 |
·全球夏季海温年代际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 第57-62页 |
·东亚大陆气温年代际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 第62-68页 |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年代际变化与太阳活动的关系 | 第68-70页 |
·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与大气环流异常 | 第70-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六章 太阳活动与夏季风背景下的异常降水事件分析 | 第77-109页 |
·引言 | 第77-78页 |
·空间天气活动概述与个例选取 | 第78-84页 |
·大气能量参数E的引入 | 第84-86页 |
·夏季风背景下异常降水事件中的大气能量转换特征 | 第86-107页 |
·2008年“9.23”暴雨过程概况及雨带分布 | 第86-89页 |
·异常强降水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转换特征 | 第89-90页 |
·强降水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分布 | 第90-95页 |
·水汽输送和能量传播特征分析 | 第95-97页 |
·2011年6月南方地区旱涝急转过程大尺度环流特征及降水分布 | 第97-102页 |
·异常强降水期间四次扰动过程中风场能量变化和分布特征 | 第102-103页 |
·四次异常降水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分布 | 第103-105页 |
·四次过程中的水汽输送特征和异常降水区域分布 | 第105-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9-115页 |
·主要结论 | 第109-113页 |
·创新性 | 第113页 |
·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计划 | 第113页 |
·研究展望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博士期间成果及奖励情况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