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经济体制模式观演进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1页
 (一) 写作缘起第8页
 (二) 研究现状第8-9页
 (三) 写作思路、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说明第10-11页
一、中国共产党经济体制模式观演进的理论前提和必然性第11-17页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第11-13页
  1.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经济体制的设想第11-12页
  2. 列宁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第12-13页
 (二) 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体制模式的探索第13-14页
  1. 苏东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第13页
  2. 苏东国家对市场机制的探索第13-14页
 (三) 中国共产党关于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第14-17页
  1.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原因、作用及弊端第14-15页
  2. 党的理论探索第15-16页
  3. 党的实践探索第16-17页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经济体制模式观的演进历程第17-22页
 (一)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第17-18页
  1.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认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第17页
  2. 十二大:主辅论的经济体制第17-18页
 (二)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第18-19页
  1. 十二届三中全会: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第18-19页
  2. 十三大: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论第19页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19-22页
  1. 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第19-20页
  2. 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第20-22页
三、中国共产党经济体制模式观演进的特征分析第22-31页
 (一) 生产力标准是主要原则第22-25页
  1. 生产力发展是演进动力源第22-24页
  2. 演进历程凸显以人为本理念第24-25页
 (二) 市场化取向是主要方向第25-28页
  1. 确立市场体制的基础性地位第25-26页
  2. 实现市场与社会主义的结合第26-28页
 (三) 渐进式是主要特点第28-31页
  1. 诱致性制度变迁策略第28-29页
  2. 渐进式改革思维第29-31页
四、中国共产党经济体制模式观演进的启示第31-36页
 (一) 在认清国情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31-32页
  1. 准确把握中国国情第31-32页
  2.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32页
 (二) 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第32-34页
  1. 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第32-33页
  2. 坚持生产力标准和以人为本理念第33-34页
 (三) 在科学发展理念指导下推进经济理论创新第34-36页
  1. 不断反思并改进发展策略第34-35页
  2. 不断进行经济理论创新第35-36页
结束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后记第39页

论文共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政策建构研究--基于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地区的分析
下一篇:湖北省R&D投入对经济总产出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