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0 导论 | 第13-27页 |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核心概念与主要研究范畴界定 | 第16-17页 |
·农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 | 第16页 |
·农村人口“空心化” | 第16-17页 |
·土地规模经营 | 第17页 |
·文献简述 | 第17-23页 |
·国外相关发展情况 | 第17-20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研究评述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3-24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25-27页 |
·主要创新 | 第25-26页 |
·论文不足 | 第26-27页 |
1 基础理论 | 第27-31页 |
·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理论 | 第27-29页 |
·土地规模经营理论 | 第29-30页 |
·理论小结 | 第30-31页 |
2 农村人口“空心化”、老龄化格局基本形成 | 第31-39页 |
·农村劳动力过度转移导致农村人口“空心化” | 第31-32页 |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老龄化 | 第32-33页 |
·农村人口“空心化”、老龄化使中国农业发展面临新形势与新挑战 | 第33-35页 |
·土地抛荒严重,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 第33-34页 |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接受挑战 | 第34-35页 |
·农业技术利用受阻,产业结构调整难以实现 | 第35页 |
·农村人口“空心化”为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创造了必要条件 | 第35-38页 |
·城市化加大对农产品的需求数量 | 第36页 |
·农村人口“空心化”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提供了充足的土地供给 | 第36-37页 |
·土地规模经营其他条件日益成熟 | 第37页 |
·土地规模经营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3 农村人口“空心化”、老龄化背景下的土地规模经营尝试——金堂案例剖析 | 第39-54页 |
·金堂县概况 | 第39-40页 |
·金堂县土地流转与土地规模经营总体情况 | 第40-42页 |
·土地流转发展现状 | 第40页 |
·金堂县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促进因素 | 第40-42页 |
·金堂县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发展现状 | 第42-49页 |
·按流转形式划分 | 第42-43页 |
·按流转用途划分 | 第43-45页 |
·按流转面积规模划分 | 第45-46页 |
·按流转受让方划分 | 第46-47页 |
·按流转服务划分 | 第47-48页 |
·按流转年限划分 | 第48-49页 |
·金堂县土地流转与土地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 | 第49-50页 |
·金堂县土地流转与土地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 | 第50-53页 |
·土地自身条件导致土地供给和需求不对称 | 第50页 |
·土地规模经营需求不足 | 第50-51页 |
·专业合作组织在土地规模经营方面作用发挥并不充分 | 第51-52页 |
·土地规模经营业主融资困难 | 第52页 |
·土地流转期限长短农户和规模经营业主各有担忧 | 第52-53页 |
·休闲观光农业及农业深加工企业发展不足 | 第53页 |
·金堂案例启示 | 第53-54页 |
4 农村人口“空心化”、老龄化背景下推动土地规模经营的思路与对策 | 第54-59页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 | 第54-55页 |
·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 | 第55页 |
·积极培育土地规模经营主体 | 第55-56页 |
·加强对土地规模经营主体融资的支持 | 第56页 |
·充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因地制宜选择规模经营产业 | 第56-57页 |
·稳定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 第57页 |
·完善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乡村组织机构的职能 | 第57-59页 |
5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59-61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9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