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图标目录 | 第7-8页 |
英文缩写表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一氧化氮(NO)的理化性质 | 第9页 |
·植物体内NO的来源 | 第9-14页 |
·一氧化氮合酶(NOS)途径 | 第9-12页 |
·硝酸还原酶(NR)途径 | 第12-13页 |
·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途径 | 第13-14页 |
·非酶催化途径 | 第14页 |
·低温逆境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14-18页 |
·低温对细胞膜系统的影响 | 第15页 |
·低温对植物抗氧化能力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第15-16页 |
·低温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6页 |
·植物耐冷相关基因研究 | 第16-18页 |
·NO在植物冷害胁迫中的作用 | 第18-20页 |
·NO与叶片光合生理 | 第18-19页 |
·NO与抗氧化系统 | 第19-20页 |
·结束语 | 第20-21页 |
·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试验处理 | 第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25页 |
·相关生理指标测定 | 第22-23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23页 |
·PCR扩增体系 | 第23页 |
·扩增产物的克隆 | 第23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23-24页 |
·载体构建 | 第24页 |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第24页 |
·原位杂交 | 第24页 |
·NO,NR和NOS活性的测定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5-37页 |
·外源NO减弱冷害对黄瓜幼苗的伤害 | 第25-26页 |
·外源NO处理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 第26-28页 |
·外源NO处理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NOA途径和NR途径是黄瓜幼苗体内产生NO的主要途径 | 第29-30页 |
·低温能够诱导CuNOA1基因的表达 | 第30页 |
·CuNOA1编码一种可能与GTP有关蛋白 | 第30-32页 |
·定位于线粒体的CuNOA1能够回补拟南芥突变体noa1的表型 | 第32-33页 |
·CuNOA1转拟南芥株系能提高其低温耐受性 | 第33-34页 |
·转CuNOA1黄瓜株系影响了植株对低温的抗性,且抗性的改变不依赖于NR | 第34-35页 |
·CuNOA1影响淀粉的合成 | 第35-37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37-41页 |
·NO在低温过程中对抗氧化系统和光合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 第37页 |
·CuNOA定位于线粒体,并且参与了对低温的抗性,且抗性的改变不依赖于NR | 第37-38页 |
·CuNOA过量表达或者干扰表达都能够影响淀粉粒的大小数量,并且影响叶绿体的完整性 | 第38页 |
·CuNOA参与抗冷模型的建立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8页 |
附录:本试验所用的引物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