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莲子壳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莲子壳应用现状 | 第10-11页 |
·莲子壳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饲用复合酶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饲用复合酶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国内饲用复合酶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饲用复合酶制剂的种类 | 第13页 |
·饲用复合酶制剂的作用 | 第13-15页 |
·降低动物消化道粘度并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 第13-14页 |
·调节动物外周血液的激素水平 | 第14页 |
·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 第14页 |
·补充内源酶的不足或激活内源酶的分泌 | 第14-15页 |
·饲用复合酶制剂的生产 | 第15-16页 |
·饲用复合酶制剂的生产原料 | 第15页 |
·饲用复合酶制剂的发酵方法 | 第15页 |
·发酵菌株的选择 | 第15-16页 |
·发酵方式的选择 | 第16页 |
·饲用复合酶制剂的保存 | 第16-17页 |
·课题的立题思想与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立题思想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以莲子壳为原料生产复合酶的菌株筛选 | 第19-26页 |
·引言 | 第1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材料 | 第19页 |
·菌种 | 第19页 |
·培养基制作 | 第19页 |
·固体发酵过程 | 第19-20页 |
·主要试剂 | 第20-21页 |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试剂的配制 | 第21-22页 |
·酶活定义及测定方法 | 第22-23页 |
·酶活定义 | 第22页 |
·酶活测定方法 | 第22-23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3-25页 |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3页 |
·D-半乳糖醛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3-24页 |
·木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4-25页 |
·以莲子壳为原料生产饲用酶制剂菌种的筛选 | 第25-26页 |
第3章 棘孢曲霉固态发酵生产饲用复合酶 | 第26-62页 |
·引言 | 第2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页 |
·材料 | 第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页 |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 第26页 |
·单因素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26-33页 |
·不同培养时间对棘孢曲霉产酶的影响 | 第26-27页 |
·不同培养温度对棘孢曲霉产酶的影响 | 第27-28页 |
·不同培养 pH 值对棘孢曲霉产酶的影响 | 第28页 |
·不同料水比对棘孢曲霉产酶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不同莲壳/豆粕对棘孢曲霉产酶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碳源对棘孢曲霉产酶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不同氮源对棘孢曲霉产酶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不同无机盐对棘孢曲霉产酶的影响 | 第32页 |
·不同接种量对棘孢曲霉产酶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中心复合设计(CCD) | 第33-34页 |
·响应面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检验 | 第34-57页 |
·棘孢曲霉产 CMC 酶的响应面工艺优化 | 第35-39页 |
·棘孢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的响应面工艺优化 | 第39-42页 |
·棘孢曲霉产蔗糖酶的响应面工艺优化 | 第42-46页 |
·棘孢曲霉产果胶酶的响应面工艺优化 | 第46-50页 |
·棘孢曲霉产果胶裂解酶的响应面工艺优化 | 第50-53页 |
·棘孢曲霉产木聚糖酶的响应面工艺优化 | 第53-57页 |
·棘孢曲霉最佳发酵工艺的确定与验证 | 第57-58页 |
·棘孢曲霉所产饲用复合酶制剂的热稳定性研究 | 第58-60页 |
·80℃保存下复合酶的相对酶活随时间的变化 | 第58-59页 |
·40℃保存下复合酶的相对酶活随时间的变化 | 第59页 |
·25℃保存下复合酶的相对酶活随时间的变化 | 第59-60页 |
·4℃保存下复合酶的相对酶活随时间的变化 | 第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第4章 多变根毛霉固态发酵生产饲用复合酶 | 第62-70页 |
·引言 | 第6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2页 |
·材料 | 第62页 |
·实验方法 | 第62页 |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 第6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2-69页 |
·不同培养时间对多变根毛霉产酶的影响 | 第62-63页 |
·不同培养温度对多变根毛霉产酶的影响 | 第63-64页 |
·不同培养 pH 值对多变根毛霉产酶的影响 | 第64-65页 |
·不同料水比对多变根毛霉产酶的影响 | 第65页 |
·不同莲壳/豆粕对多变根毛霉产酶的影响 | 第65-66页 |
·不同碳源对多变根毛霉产酶产酶的影响 | 第66-67页 |
·不同氮源对多变根毛霉产酶的影响 | 第67-68页 |
·不同无机盐对多变根毛霉产酶的影响 | 第68页 |
·不同接种量对多变根毛霉产酶的影响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 第70-72页 |
·结果 | 第70-71页 |
·菌株的筛选 | 第70页 |
·棘孢曲霉固态发酵产饲用复合酶的工艺优化与热稳定性研究 | 第70页 |
·多变根毛霉固态发酵产饲用复合酶的工艺优化 | 第70-71页 |
·讨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