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饲料论文

以莲子壳为原料固态发酵生产饲用复合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0页
   ·莲子壳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莲子壳应用现状第10-11页
     ·莲子壳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第11页
   ·饲用复合酶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外饲用复合酶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国内饲用复合酶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饲用复合酶制剂的种类第13页
   ·饲用复合酶制剂的作用第13-15页
     ·降低动物消化道粘度并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第13-14页
     ·调节动物外周血液的激素水平第14页
     ·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第14页
     ·补充内源酶的不足或激活内源酶的分泌第14-15页
   ·饲用复合酶制剂的生产第15-16页
     ·饲用复合酶制剂的生产原料第15页
     ·饲用复合酶制剂的发酵方法第15页
     ·发酵菌株的选择第15-16页
     ·发酵方式的选择第16页
   ·饲用复合酶制剂的保存第16-17页
   ·课题的立题思想与研究内容第17-19页
     ·立题思想第17-18页
     ·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以莲子壳为原料生产复合酶的菌株筛选第19-26页
   ·引言第19页
   ·材料与方法第19-21页
     ·材料第19页
     ·菌种第19页
     ·培养基制作第19页
     ·固体发酵过程第19-20页
     ·主要试剂第20-21页
     ·实验仪器第21页
   ·试剂的配制第21-22页
   ·酶活定义及测定方法第22-23页
     ·酶活定义第22页
     ·酶活测定方法第22-23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3-25页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3页
     ·D-半乳糖醛酸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3-24页
     ·木糖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4-25页
   ·以莲子壳为原料生产饲用酶制剂菌种的筛选第25-26页
第3章 棘孢曲霉固态发酵生产饲用复合酶第26-62页
   ·引言第26页
   ·材料与方法第26页
     ·材料第26页
     ·实验方法第26页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第26页
   ·单因素实验的结果与分析第26-33页
     ·不同培养时间对棘孢曲霉产酶的影响第26-27页
     ·不同培养温度对棘孢曲霉产酶的影响第27-28页
     ·不同培养 pH 值对棘孢曲霉产酶的影响第28页
     ·不同料水比对棘孢曲霉产酶的影响第28-29页
     ·不同莲壳/豆粕对棘孢曲霉产酶的影响第29-30页
     ·不同碳源对棘孢曲霉产酶的影响第30-31页
     ·不同氮源对棘孢曲霉产酶的影响第31-32页
     ·不同无机盐对棘孢曲霉产酶的影响第32页
     ·不同接种量对棘孢曲霉产酶的影响第32-33页
   ·中心复合设计(CCD)第33-34页
   ·响应面回归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检验第34-57页
     ·棘孢曲霉产 CMC 酶的响应面工艺优化第35-39页
     ·棘孢曲霉产β-葡萄糖苷酶的响应面工艺优化第39-42页
     ·棘孢曲霉产蔗糖酶的响应面工艺优化第42-46页
     ·棘孢曲霉产果胶酶的响应面工艺优化第46-50页
     ·棘孢曲霉产果胶裂解酶的响应面工艺优化第50-53页
     ·棘孢曲霉产木聚糖酶的响应面工艺优化第53-57页
   ·棘孢曲霉最佳发酵工艺的确定与验证第57-58页
   ·棘孢曲霉所产饲用复合酶制剂的热稳定性研究第58-60页
     ·80℃保存下复合酶的相对酶活随时间的变化第58-59页
     ·40℃保存下复合酶的相对酶活随时间的变化第59页
     ·25℃保存下复合酶的相对酶活随时间的变化第59-60页
     ·4℃保存下复合酶的相对酶活随时间的变化第60页
   ·结论第60-62页
第4章 多变根毛霉固态发酵生产饲用复合酶第62-70页
   ·引言第62页
   ·材料与方法第62页
     ·材料第62页
     ·实验方法第62页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第62页
   ·结果与分析第62-69页
     ·不同培养时间对多变根毛霉产酶的影响第62-63页
     ·不同培养温度对多变根毛霉产酶的影响第63-64页
     ·不同培养 pH 值对多变根毛霉产酶的影响第64-65页
     ·不同料水比对多变根毛霉产酶的影响第65页
     ·不同莲壳/豆粕对多变根毛霉产酶的影响第65-66页
     ·不同碳源对多变根毛霉产酶产酶的影响第66-67页
     ·不同氮源对多变根毛霉产酶的影响第67-68页
     ·不同无机盐对多变根毛霉产酶的影响第68页
     ·不同接种量对多变根毛霉产酶的影响第68-69页
   ·结论第69-70页
第5章 结果与讨论第70-72页
   ·结果第70-71页
     ·菌株的筛选第70页
     ·棘孢曲霉固态发酵产饲用复合酶的工艺优化与热稳定性研究第70页
     ·多变根毛霉固态发酵产饲用复合酶的工艺优化第70-71页
   ·讨论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种挥发性芳香物质对柑橘采后酸腐病菌作用初探
下一篇:《光明日报》医患关系报道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