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前言:警醒在绿色发展的路上 | 第10-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缘由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2 绿色发展责任的概念厘定 | 第15-25页 |
·发展的内涵及其伦理意蕴 | 第15-18页 |
·发展的界定及内涵 | 第16-17页 |
·发展的伦理意蕴 | 第17-18页 |
·绿色发展的当代解读 | 第18-22页 |
·绿色发展概念的界定 | 第19-20页 |
·绿色发展的伦理依据——环境伦理 | 第20页 |
·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形式 | 第20-21页 |
·绿色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 第21-22页 |
·绿色发展责任的伦理内涵 | 第22-25页 |
·绿色发展责任的界定 | 第22页 |
·绿色发展责任是对“人性恶”的超越 | 第22-24页 |
·绿色发展的伦理意蕴 | 第24-25页 |
3 发展伦理视野下的绿色发展责任 | 第25-34页 |
·不同利益主体绿色发展责任的缺失 | 第26-30页 |
·发达国家的绿色发展责任缺失 | 第26-27页 |
·发展中国家的绿色发展责任缺失 | 第27-28页 |
·政府的绿色发展责任缺失 | 第28页 |
·企业的绿色发展责任缺失 | 第28-29页 |
·个人的绿色发展责任缺失 | 第29-30页 |
·环境与人类共生共荣的辩证关系 | 第30-31页 |
·自然与人类共有的发展权利 | 第30-31页 |
·承担绿色发展责任是保护环境的唯一路径 | 第31页 |
·绿色发展责任是维护国家环境利益的重要保障 | 第31-34页 |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环境博弈 | 第31-32页 |
·“共同但有区别原则”保障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发展权 | 第32-33页 |
·承担绿色发展责任是维护国家环境利益的伦理保障 | 第33-34页 |
4 绿色发展责任实现路径之前提——明确责任归属 | 第34-45页 |
·绿色发展责任归属问题全球瞩目 | 第34-37页 |
·气候变化凸显了责任归属的分歧 | 第34-35页 |
·哥本哈根会议的焦点——如何界定各方责任 | 第35-36页 |
·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下绿色发展责任的不平等性 | 第36-37页 |
·绿色发展责任归属的划分标准 | 第37-39页 |
·绿色发展责任归属的划分依据 | 第37-38页 |
·绿色发展责任归属的划分原则 | 第38-39页 |
·南北各国绿色发展责任归属的定位 | 第39-41页 |
·发达国家的绿色发展责任归属 | 第39-40页 |
·发展中国家的绿色发展责任归属 | 第40-41页 |
·社会力量绿色发展责任归属的定位 | 第41-45页 |
·政府绿色发展责任的归属 | 第41页 |
·企业的绿色经济发展责任归属 | 第41-42页 |
·NGO 的绿色责任归属 | 第42-43页 |
·公民个体的绿色责任归属 | 第43-45页 |
5 绿色发展责任实现路径之可能——勇于责任承诺和担当 | 第45-55页 |
·不同利益主体的绿色发展责任承诺 | 第45-50页 |
·承诺绿色发展责任的道德性 | 第45-46页 |
·政府的绿色发展责任承诺 | 第46-47页 |
·企业的绿色发展责任承诺 | 第47-48页 |
·NGO 的绿色责任承诺 | 第48-49页 |
·公民个体的绿色责任承诺 | 第49-50页 |
·政府是绿色发展责任的主要担当者 | 第50-55页 |
·普及绿色发展责任的教育是绿色责任担当的基础 | 第50-51页 |
·严格执行环境法治是绿色责任担当的保障 | 第51-52页 |
·创新科技环保是绿色责任担当的支撑 | 第52-53页 |
·政府建立奖惩制度是绿色责任担当的举措 | 第53页 |
·加强环保的国际合作是绿色责任担当的发展趋势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