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利益衡量及其在司法裁判中的运用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利益衡量概述 | 第11-24页 |
第一节 利益与利益衡量 | 第11-15页 |
一、利益及其特征 | 第11-12页 |
二、利益的类型 | 第12-14页 |
三、利益衡量之利益与价值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利益衡量理论的历史考察 | 第15-21页 |
一、利益衡量产生的背景——对概念法学的批评 | 第15-16页 |
二、利益衡量理论在国外的发展 | 第16-19页 |
三、利益衡量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第19-21页 |
第三节 利益衡量的特征 | 第21-24页 |
一、利益衡量的理论特征 | 第21-22页 |
二、利益衡量的逻辑思维特征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利益衡量的操作 | 第24-33页 |
第一节 利益衡量的适用范围 | 第24-25页 |
一、适用场域 | 第24-25页 |
二、适用案型 | 第25页 |
第二节 利益衡量的具体方法 | 第25-27页 |
一、法益衡量法 | 第25-26页 |
二、社会效果评价法 | 第26-27页 |
三、利益层次分析法 | 第27页 |
第三节 利益衡量的标准 | 第27-31页 |
一、内在型标准与外在型标准 | 第28-29页 |
二、相对主义标准与绝对主义标准 | 第29页 |
三、普通人立场和专家立场 | 第29-30页 |
四、社会效果标准 | 第30页 |
五、经济学分析标准 | 第30-31页 |
第四节 利益衡量的步骤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利益衡量在司法裁判中的应用 | 第33-42页 |
第一节 司法实践中应用利益衡量的必要性 | 第33-37页 |
一、法律漏洞的存在 | 第33-34页 |
二、利益冲突的存在 | 第34-36页 |
三、法律解释之多元化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我国古代司法与利益衡量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利益衡量在实质推理中的应用 | 第38-42页 |
一、实质法律推理的概念及特征 | 第39-40页 |
二、司法裁判中的利益衡量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司法裁判中应用利益衡量的困境及对策 | 第42-51页 |
第一节 法官的思维定势——实质与形式之争 | 第42-44页 |
第二节 价值判断何以确保客观性 | 第44-46页 |
第三节 利益衡量滥用之规制 | 第46-51页 |
一、利益衡制度内的规制及完善 | 第47-49页 |
二、提升法官素质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