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后期对杜诗的批评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2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宋代杜诗学著述考略 | 第12-26页 |
第一节 杜集整理 | 第12-14页 |
第二节 杜诗注释 | 第14-18页 |
第三节 杜诗批评 | 第18-26页 |
第二章 刘克庄的杜诗点评 | 第26-33页 |
第一节 杜甫之胸怀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杜诗之境界 | 第28-30页 |
第三节 作为诗史的杜诗 | 第30-33页 |
第三章 刘辰翁的杜诗评点 | 第33-41页 |
第一节 解杜之法 | 第35-36页 |
第二节 评杜之法 | 第36-37页 |
第三节 论杜诗之历史承传 | 第37-39页 |
第四节 论杜诗之内容技法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方回的杜诗点评 | 第41-53页 |
第一节 杜诗之地位 | 第42-44页 |
第二节 杜诗之内容 | 第44-46页 |
第三节 杜诗之格高 | 第46-49页 |
第四节 杜诗之技法 | 第49-53页 |
第五章 从杜诗评点看南宋后期的诗学建构 | 第53-60页 |
第一节 宋诗特征及宋人对宋诗的反思 | 第53-55页 |
第二节 诗歌创作主体的平民化 | 第55-57页 |
第三节 诗歌创作趣味的世俗化 | 第57-58页 |
第四节 南宋后期杜诗学的价值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