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 ·我国城市水环境现状 | 第12页 |
| ·温瑞塘河温州市区段水环境概况 | 第12-15页 |
| ·国内外河网水动力模型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 ·国内外河网水质模型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河网地区一维水动力与水质模型原理 | 第23-28页 |
| ·一维水动力模型原理与计算方法介绍 | 第23-24页 |
| ·河网水质模型原理及计算方法 | 第24-25页 |
| ·河网水质模型的的基本方程 | 第24页 |
| ·移流扩散方程的离散和求解 | 第24-25页 |
| ·本文使用水动力水质模型介绍 | 第25-28页 |
| ·模型水动力原理 | 第26-27页 |
| ·模型水质原理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水质样品采集与室内分析 | 第28-31页 |
| ·水质样品采集 | 第28页 |
| ·样品的分析与测定 | 第28-29页 |
|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温瑞塘河温州市区河段水质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31-41页 |
| ·生态调水期间水体总磷(TP)的时空变化特征 | 第31-34页 |
| ·生态调水期间水体总氮(TN)的时空变化特征 | 第34-36页 |
| ·生态调水期间水体化学需氧量(COD_(CR))的时空变化特征 | 第36-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五章 模型的建立与可靠性验证 | 第41-46页 |
| ·建立水动力模型的准备 | 第41-43页 |
| ·河网的概化 | 第41-43页 |
| ·水文测验 | 第43页 |
| ·水动力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43-44页 |
| ·水质污染物负荷的估算 | 第44页 |
| ·水质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六章 调水过程生态浮床沉沙模拟研究 | 第46-58页 |
| ·模拟沉沙站点分布 | 第46页 |
| ·上游郭溪段调水过程中水体悬浮颗粒物特征 | 第46-49页 |
| ·水体浊度监测分析 | 第46-47页 |
| ·水体粒度特征分析 | 第47-49页 |
| ·主要结论 | 第49页 |
| ·试验设计 | 第49-51页 |
| ·设计思路 | 第49-50页 |
| ·设计参数 | 第50-51页 |
| ·浮床沉沙结果分析 | 第51-57页 |
| ·水体浊度的去除率 | 第51-54页 |
| ·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径组成的变化 | 第54-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1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59-61页 |
| 附录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