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方略》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孙中山思想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建国方略》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历史分析法 | 第14页 |
·归纳演绎法 | 第14页 |
·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2 《建国方略》的公民教育思想 | 第16-27页 |
·《建国方略》产生的背景 | 第16-18页 |
·时代背景 | 第16-17页 |
·社会背景 | 第17页 |
·个人背景 | 第17-18页 |
·《建国方略》中公民教育思想的内涵 | 第18-27页 |
·知行学说——孙中山公民教育思想的认识论基础 | 第19-21页 |
·民族精神——孙中山公民教育思想的核心 | 第21-23页 |
·国民能力——孙中山公民教育思想的重点 | 第23-25页 |
·逐次引导——孙中山公民教育思想的实现路径 | 第25-27页 |
3 《建国方略》中公民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 第27-36页 |
·《建国方略》中公民教育思想的特点 | 第27-31页 |
·鲜明的爱国主义 | 第27-28页 |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 | 第28-30页 |
·政治观与道德观相结合 | 第30-31页 |
·《建国方略》中公民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 第31-36页 |
·重要贡献 | 第31-34页 |
·局限性 | 第34-36页 |
4 《建国方略》对我国当代公民教育的启示 | 第36-52页 |
·重视公民教育,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 第36-40页 |
·充分认识公民教育的重要性 | 第36-38页 |
·尽快构建公民教育知识体系 | 第38-39页 |
·公民知识教育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 第39-40页 |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现代公民的国家与民族教育 | 第40-44页 |
·增强忧患意识与确保文化安全 | 第40-41页 |
·重视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 | 第41-42页 |
·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 | 第42-44页 |
·民主政治建设中,提高公民的政治意识和参与意识 | 第44-48页 |
·提高民智与强化政治参与意识 | 第44-45页 |
·提高公民的政治意识 | 第45-46页 |
·培养公民的参与意识 | 第46-48页 |
·在教育途径上,要分阶段、分层次的实施教育 | 第48-52页 |
·加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示范作用 | 第48-49页 |
·按照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需要分解教育内容 | 第49-50页 |
·重视步入社会后的成人教育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