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特用阔叶树类论文--油茶论文

低磷胁迫下油茶光合响应机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引言第11-21页
   ·油茶概述第11页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1-12页
   ·植物低磷胁迫生理学机制研究进展第12-19页
     ·磷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作用第12-13页
     ·我国土壤磷分布及现状第13-14页
     ·植物低磷胁迫适应机制的研究第14-19页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第19-21页
     ·目的意义第19-20页
     ·技术路线第20-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5页
   ·试验材料第21页
   ·试验设计第21-22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2-24页
     ·气体交换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第22页
     ·叶片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测定第22页
     ·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第22-23页
     ·酸性磷酸酶活性的测定第23页
     ·RuBP、PEP羧化酶的提取及活性测定第23-24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4-2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5-39页
   ·低磷胁迫对油茶幼苗叶片氮、磷、钾元素含量的影响第25-26页
   ·低磷胁迫对油茶叶片APase活性的影响第26-27页
   ·低磷胁迫对油茶叶片PSⅡ光化学活性的影响第27-28页
   ·低磷胁迫对油茶幼苗叶绿素含量第28-30页
   ·低磷胁迫对油茶叶片气体交换特性的影响第30-32页
     ·低磷胁迫对油茶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第30页
     ·低磷胁迫对油茶叶片气孔导度Gs的影响第30-31页
     ·低磷胁迫对胞间CO_2浓度Ci的影响第31页
     ·低磷胁迫对蒸腾速率Tr的影响第31-32页
   ·低磷胁迫对油茶幼苗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第32-33页
   ·低磷胁迫对油茶幼苗RuBP羧化酶、PEP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3-34页
   ·低磷胁迫下油茶各光合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34-39页
4 结论与讨论第39-40页
5 创新点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会同第2代杉木林能量贮量及其分配的动态规律
下一篇:底泥的淤升及其理化性质对红树林群落退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