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6-7页 |
第一章 《续玄怪录》的作者、版本情况 | 第7-14页 |
第一节 《续玄怪录》的作者情况 | 第7-11页 |
第二节 《续玄怪录》的版本流传 | 第11-14页 |
第二章 《续玄怪录》的艺术特色 | 第14-22页 |
第一节 史学意识 | 第14-16页 |
第二节 人物形象 | 第16-18页 |
第三节 情节构思 | 第18-20页 |
第四节 景物描写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续玄怪录》中的佛道思想 | 第22-32页 |
第一节 佛道思想盛行原因 | 第22-23页 |
一、 主观原因 | 第22页 |
二、 客观原因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佛道思想对《续玄怪录》的影响 | 第23-32页 |
一、 题材内容 | 第24-26页 |
二、 想象空间 | 第26-28页 |
三、 结构框架 | 第28-32页 |
第四章 《续玄怪录》中的末世情怀 | 第32-40页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32-34页 |
第二节 末世情怀在书中的具体体现 | 第34-40页 |
一、 强烈的命定思想 | 第34-35页 |
二、 悲观的人生态度 | 第35-38页 |
三、 冷漠的人情关系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