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23页 |
1. 中医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 第9-15页 |
·古代中医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 | 第9-11页 |
·现代中医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 | 第11-15页 |
2. 现代医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认识 | 第15-23页 |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研究 | 第15-16页 |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机制 | 第16-19页 |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防治 | 第19-23页 |
实验研究 | 第23-2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实验动物 | 第23页 |
·实验药品 | 第23页 |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造模方法 | 第24页 |
·给药方法 | 第24页 |
·心脏彩超评价心功能 | 第24页 |
·血清FFA水平的测定 | 第24-25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25-26页 |
结果 | 第26-28页 |
1. 参芪益心方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死亡率的影响 | 第26页 |
2. 参芪益心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超声心动图的影响 | 第26-27页 |
3. 参芪益心方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清FFA的影响 | 第27-28页 |
讨论 | 第28-36页 |
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8页 |
2.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的确立 | 第28-29页 |
3. 参芪益心方的组方分析 | 第29-32页 |
4. 参芪益心方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脏超声LVDD、LVSD、FS、EF值的影响 | 第32-33页 |
5. 参芪益心方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FFA的影响 | 第33-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6页 |
附录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