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益智饮治疗血管性痴呆痰浊阻窍型的临床观察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缩略语表 | 第7-8页 |
| 前言 | 第8-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 一、中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 | 第9-15页 |
| (一) 古代中医学家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 | 第9-12页 |
| (二) 现代中医学家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 | 第12-15页 |
| 二、现代医学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 | 第15-19页 |
| (一) 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 | 第15-17页 |
| (二) 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 第17页 |
| (三) 血管性痴呆的药物治疗 | 第17-19页 |
| 临床研究 | 第19-28页 |
| 一、研究对象 | 第19-22页 |
| (一) 病例来源 | 第19页 |
| (二) 病例选择 | 第19-22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22-28页 |
| (一) 分组方法 | 第22页 |
| (二) 治疗方法 | 第22-23页 |
| (三) 观察性指标及疗效评判标准 | 第23-24页 |
| (四) 统计学方法 | 第24页 |
| (五) 治疗结果分析 | 第24-28页 |
| 讨论 | 第28-37页 |
| 一、痰浊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病关系 | 第28-29页 |
| 二、针刺的配穴原理及选穴依据 | 第29-31页 |
| (一) 配穴原理 | 第29-30页 |
| (二) 特效穴选择依据 | 第30-31页 |
| 三、益钾饮组方原理及选药依据 | 第31-33页 |
| (一) 组方原理 | 第31-32页 |
| (二) 特殊药物选择 | 第32-33页 |
| 四、对照组药物的选择 | 第33页 |
| 五、针药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优势 | 第33-34页 |
| 六、临床疗效分析 | 第34-35页 |
| 七、问题与展望 | 第35-37页 |
| 结论 | 第37-38页 |
| 致谢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 附录 | 第43-50页 |
| 已发表论文 | 第50-52页 |
| 个人简历 | 第52-53页 |
| 附件 | 第53-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