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3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2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2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8-30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30-31页 |
·研究内容 | 第30页 |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2 住区儿童友好型开放空间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第31-45页 |
·行为心理学相关理论 | 第31-37页 |
·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特征 | 第31-32页 |
·儿童户外活动方式及组织行为 | 第32-33页 |
·儿童与成年人的主要行为心理差异 | 第33-37页 |
·住区规划设计相关理论 | 第37-42页 |
·住区及其相关概念 | 第37-38页 |
·住区规划设计的原则 | 第38-39页 |
·住区设计内容与方法 | 第39-42页 |
·层次分析法基本理论 | 第42-45页 |
·基本原理与步骤 | 第42-43页 |
·单准则下的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第43-44页 |
·群组决策与残缺判断 | 第44-45页 |
3 住区开放空间儿童友好型规划设计原则 | 第45-61页 |
·国内住区开放空间现存问题 | 第45-47页 |
·开放空间系统在住区规划中的地位较弱 | 第45-46页 |
·开放空间的场地尺度设计失调 | 第46页 |
·住区开放空间与城市开放空间系统规划脱节 | 第46-47页 |
·住区开放空间儿童友好型规划设计原则 | 第47-61页 |
·儿童友好型规划设计原则概述 | 第47-48页 |
·可达性规划设计原则 | 第48-51页 |
·安全性规划设计原则 | 第51-55页 |
·舒适性规划设计原则 | 第55-60页 |
·多功能性规划设计原则 | 第60-61页 |
4 住区开放空间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 | 第61-105页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住区开放空间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构建 | 第61-69页 |
·“儿童友好度”评价项目的提取 | 第61-62页 |
·评价项目权重的求算及一致性检验 | 第62-66页 |
·评价项目权重值分析 | 第66-68页 |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第68-69页 |
·评价体系应用于实际案例的结果及分析 | 第69-105页 |
·评价方案设计 | 第69-71页 |
·案例应用一—大关公园 | 第71-81页 |
·案例应用二—采荷文体中心广场 | 第81-90页 |
·案例应用三—三和商业街 | 第90-100页 |
·大关公园、采荷文体中心广场、三和商业街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 第100-105页 |
5 结语 | 第105-108页 |
·结论 | 第105-106页 |
·创新点 | 第106页 |
·展望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1页 |
附录一 图片资料来源 | 第111-112页 |
附录二 专家系统征询表 | 第112-116页 |
附录三 居民调查问卷 | 第116-117页 |
作者简历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