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10页 |
Abstract | 第10-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64页 |
·杂多化合物的简介 | 第18-23页 |
·杂多化合物的概念 | 第18-19页 |
·杂多化合物的结构 | 第19-23页 |
·杂多化合物的修饰及性质的调变 | 第23-35页 |
·改变抗衡离子对杂多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 第24-26页 |
·改变取代金属对杂多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 第26-28页 |
·引入载体对杂多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 第28-33页 |
·引入有机金属基团对杂多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 第33-35页 |
·杂多化合物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35-42页 |
·酸催化作用 | 第35-38页 |
·氧化还原催化作用 | 第38-41页 |
·光催化作用 | 第41-42页 |
·醇氧化反应的意义 | 第42-45页 |
·钌催化体系 | 第43页 |
·钯催化体系 | 第43-44页 |
·铜催化体系 | 第44页 |
·金催化体系 | 第44-45页 |
·杂多酸催化体系 | 第45页 |
·其他金属催化体系 | 第45页 |
·论文选题的意义与内容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64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64-72页 |
·主要原料与仪器设备 | 第64-66页 |
·化学试剂及气体 | 第64-65页 |
·实验仪器 | 第65-66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66页 |
·表征测试手段及工作条件 | 第66-67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 | 第66页 |
·X 射线粉末衍射(XRD)表征 | 第66页 |
·紫外-可见光谱(UV-vis)表征 | 第66页 |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 UV-vis)表征 | 第66页 |
·样品比表面积(BET)测定 | 第66-67页 |
·差热-热重(TG-DTA)分析 | 第67页 |
·扫描电镜(SEM)表征 | 第67页 |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 第67页 |
·元素含量(ICP)分析 | 第67页 |
·CHN 元素分析 | 第67页 |
·催化反应评价 | 第67-72页 |
·杂多化合物液-固相催化反应评价方法 | 第67-68页 |
·杂多化合物气-固相催化反应评价方法 | 第68-72页 |
第三章 Fe 取代的 Si-W 杂多酸盐催化氧化环己醇反应的研究 | 第72-92页 |
·引言 | 第72-73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73-76页 |
·[(C4H9)4N]4[α-SiW12O40] ( TBASiW12)的合成 | 第73页 |
·[(C4H9)4N]5[α-SiW11{Fe(OH2)}O39] ( TBASiW11Fe )的合成 | 第73-74页 |
·[(C4H9)4N]6[γ-SiW10{Fe(OH2)}2O38] ( TBASiW10Fe2)的合成 | 第74-75页 |
·[(C4H9)4N]7[α-SiW9{Fe(OH2)}3O37] ( TBASiW9Fe3)的合成 | 第75-7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6-86页 |
·催化剂的结构 | 第76-77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77-80页 |
·催化性能 | 第80-84页 |
·催化剂的稳定性研究 | 第84-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第四章 二聚体单 Fe 取代的 Keggin 型磷钨酸盐催化氧化环己醇反应的研究 | 第92-120页 |
·引言 | 第92-93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93-94页 |
·二聚体磷钨酸盐[CTA]10[(PW11FeO39)2O],[TEA]10[(PW11FeO39)2O]和[TMA]10[(PW11FeO39)2O]的合成 | 第93-94页 |
·单体磷钨酸盐[CTA]4PW11Fe(H2O)O39, [TEA]4PW11Fe(H2O)O39和[TMA]4PW11Fe(H2O)O39的合成 | 第9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4-113页 |
·催化剂的结构 | 第94-95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95-99页 |
·催化性能 | 第99-104页 |
·反应机理 | 第104-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20页 |
第五章 SiO2负载二聚体磷钨杂多酸盐催化剂在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120-140页 |
·引言 | 第120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20-12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1-135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121-127页 |
·催化性能 | 第127-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135-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0页 |
第六章 抗衡离子不同的 Keggin 型硅钨酸盐催化氧化环己醇反应的研究 | 第140-154页 |
·引言 | 第140-141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41页 |
·Rb5SiFe(OH2)W11O39·7H2O ( RbSiW11Fe )的合成 | 第141页 |
·Cs5SiFe(OH2)W11O39·6H2O ( CsSiW11Fe )的合成 | 第1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41-150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141-145页 |
·催化性能 | 第145-150页 |
·反应机理 | 第150页 |
·小结 | 第150-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54页 |
第七章 基于 Keggin 型杂多化合物[PW5-11Ni(H2O)O39]的新型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 第154-168页 |
·引言 | 第154-155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55-163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155-162页 |
·杂化材料的催化性能 | 第162-163页 |
·小结 | 第163-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164-168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168-172页 |
作者简历 | 第172-173页 |
博士期间发表或待发表的论文 | 第173-174页 |
致谢 | 第1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