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导言 | 第10-22页 |
一、城市社区参与研究缘起 | 第10-12页 |
(一) 城市社区参与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 城市社区参与方式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三) 城市社区参与方式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二、城市社区参与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一) 城市社区参与方式的研究 | 第12-14页 |
(二) 城市社区参与对策的研究 | 第14-19页 |
三、城市社区参与方式研究方法及对象 | 第19-22页 |
(一) 城市社区参与方式研究的人本主义方法论 | 第19页 |
(二) 城市社区参与方式研究方法:实地研究 | 第19-20页 |
(三) 城市社区参与方式研究的资料收集技术:观察和访谈 | 第20页 |
(四) 城市社区参与方式研究的"过程—事件"分析方法 | 第20页 |
(五) 山东省济南市x社区个案简介 | 第20-22页 |
第二部分 城市社区参与方式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 第22-28页 |
一、研究思路与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一) 城市社区参与方式总体研究思路 | 第22页 |
(二) 核心概念界定—社区参与 | 第22-23页 |
二、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23-28页 |
(一) 城市社区参与的理论基础:集体行动理论 | 第23-26页 |
(二) 城市社区参与的分析框架:居民和居委会互动二分法 | 第26-28页 |
第三部分 城市社区参与的"过程—事件"分析 | 第28-42页 |
一、脱域性参与 | 第28-31页 |
(一) 单位型社区的另类解体 | 第28-29页 |
(二) 居民与居委会认识的错位 | 第29-30页 |
(三) 脱域性参与的发展:个人利益的表达 | 第30-31页 |
二、表演性参与 | 第31-35页 |
(一) 行政权力:表演的开始 | 第31-32页 |
(二) 参与动机的多元化 | 第32-34页 |
(三) 表演性参与的发展:参与意识的提升 | 第34-35页 |
三、公民参与 | 第35-38页 |
(一) 娱乐性参与:公民参与的先行 | 第35-36页 |
(二) 娱乐性参与发展的瓶颈 | 第36-38页 |
四、利益抗争性参与 | 第38-42页 |
(一) 安装天线事件:利益意识觉醒的参与 | 第38-39页 |
(二) 房屋拆迁事件:传统参与的"胜利" | 第39-42页 |
第四部分 城市社区参与的集体行动分析:原因与对策 | 第42-49页 |
一、脱域性参与:自主组织集体行动的困境 | 第42-44页 |
二、表演性参与:引导集体行动的临界点 | 第44-45页 |
三、公民参与:集体理性的可能 | 第45-47页 |
四、利益抗争性参与:是管理还是控制 | 第47-49页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