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埋供热管道锈蚀监测及安全性分析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锈蚀监测的现状 | 第11-15页 |
| ·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 | 第15页 |
|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5-18页 |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 2 直埋管道的锈蚀及失效分析 | 第18-35页 |
| ·直埋管道的锈蚀 | 第18-20页 |
| ·直埋供热管道的锈蚀机理 | 第18页 |
| ·直埋管道锈蚀的影响因素 | 第18-19页 |
| ·管道锈蚀对供热管网的影响 | 第19-20页 |
| ·供热管道的应力分析 | 第20-21页 |
| ·力学计算基本理论 | 第20-21页 |
| ·应力分类分析 | 第21页 |
| ·供热管道的失效形式 | 第21-23页 |
| ·强度失效 | 第21-22页 |
| ·稳定性失效 | 第22-23页 |
| ·管道弹性分析 | 第23-25页 |
| ·概述 | 第23页 |
| ·计算原则 | 第23-24页 |
| ·最小壁厚推导 | 第24-25页 |
| ·管道安定性分析 | 第25-29页 |
| ·概述 | 第25-26页 |
| ·锚固段 | 第26-27页 |
| ·过渡段 | 第27-29页 |
| ·管道竖向稳定性分析 | 第29-31页 |
| ·概述 | 第29页 |
| ·计算原则 | 第29-31页 |
| ·最小壁厚推导 | 第31页 |
| ·管道的局部稳定性分析 | 第31-34页 |
| ·概述 | 第31-32页 |
| ·局部稳定条件 | 第32-34页 |
| ·局部失稳时的最小壁厚计算 | 第34页 |
| ·本章小节 | 第34-35页 |
| 3 直埋供热管道内壁锈蚀的试验研究 | 第35-45页 |
| ·概述 | 第35页 |
| ·试验原理与目的 | 第35-37页 |
| ·试验原理 | 第35-36页 |
| ·试验目的 | 第36-37页 |
| ·试验方案 | 第37页 |
|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37-44页 |
| ·试验过程 | 第37-39页 |
| ·结果及分析 | 第39-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4 直埋供热管道外壁锈蚀的试验研究 | 第45-64页 |
| ·概述 | 第45页 |
| ·光纤锈蚀传感器的理论研究 | 第45-48页 |
| ·光纤传感器及其监测原理 | 第45-47页 |
| ·锈蚀评价公式推导 | 第47-48页 |
| ·直埋保温管道的锈蚀监测 | 第48-53页 |
| ·锈蚀传感器设计 | 第48-49页 |
| ·试验方案 | 第49-50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0-53页 |
| ·直埋管道锈蚀的分布监测 | 第53-62页 |
| ·锈蚀传感器设计 | 第53-55页 |
| ·试验方案 | 第55-56页 |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6-62页 |
| ·光纤绣烛传感器的应用分析 | 第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5 管网健康性评价 | 第64-74页 |
| ·评价原则 | 第64-65页 |
| ·评价公式 | 第65-66页 |
| ·管网运行安全性 | 第65-66页 |
| ·管道剩余寿命 | 第66页 |
| ·实例计算 | 第66-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 ·结论 | 第74-75页 |
| ·研究展望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