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前言 | 第10-23页 |
| 1 分子印迹技术 | 第10-12页 |
| ·原理及发展史 | 第10-11页 |
|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第11-12页 |
| ·本体聚合 | 第11页 |
| ·原位聚合 | 第11-12页 |
| ·悬浮聚合 | 第12页 |
| ·分散聚合 | 第12页 |
| ·表面印迹 | 第12页 |
| 2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性能评价 | 第12-16页 |
| ·前沿色谱法 | 第12-16页 |
| ·静态吸附法 | 第16页 |
| ·色谱评价法 | 第16页 |
| 3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征 | 第16-17页 |
| ·形态学表征 | 第16-17页 |
| ·光谱学表征 | 第17页 |
| 4 分子印迹固相萃技术 | 第17-18页 |
| ·离线分子印迹固相萃取 | 第18页 |
| ·在线分子印迹固相萃取 | 第18页 |
| 5 光纤传感技术 | 第18-19页 |
| 6 流动注射分析法 | 第19-21页 |
| ·流动注射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第20页 |
| ·流动注射分析中的特殊操作模式 | 第20-21页 |
| ·合并区带技术 | 第20页 |
| ·停流技术 | 第20-21页 |
| ·间歇泵技术 | 第21页 |
| 7 研究目的 | 第21-23页 |
| 第一章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光纤传感体系的建立及其对硝基苯酚的分析应用 | 第23-35页 |
| 1 引言 | 第23-24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24-27页 |
| ·主要试剂 | 第24页 |
| ·体系构成与住要设备 | 第24-25页 |
| ·数据记录和分析 | 第25页 |
|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 | 第25-26页 |
|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 | 第26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6页 |
| ·前沿色谱 | 第26-27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4页 |
| ·渗漏曲线的测量 | 第27页 |
| ·死体积的测定 | 第27-28页 |
| ·等温曲线的测定 | 第28-31页 |
| ·聚合物的色谱评价 | 第31-32页 |
| ·标准曲线 | 第32-33页 |
| ·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33-34页 |
| ·样品分析 | 第34页 |
| 4 结论 | 第34-35页 |
| 第二章 基于在线固相萃取流动注射光纤传感检测利多卡因 | 第35-46页 |
| 1 引言 | 第35-36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36-38页 |
| ·主要试剂 | 第36页 |
| ·流动注射分析体系的构成 | 第36-37页 |
| ·显色原理 | 第37页 |
| ·流动注射分析 | 第37-38页 |
|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 | 第38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8-45页 |
| ·吸收光谱的变化 | 第38-39页 |
| ·流动注射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9-41页 |
| ·反应产物稳定性考察 | 第39-40页 |
| ·流速对反应的影响 | 第40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 ·固相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41-45页 |
| ·淋洗模式 | 第41-42页 |
| ·倒冲时间的选择 | 第42页 |
| ·上样溶剂的选择 | 第42-43页 |
|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选择性评价 | 第43-44页 |
| ·标准曲线 | 第44页 |
| ·加标回收试验 | 第44-45页 |
| 4 结论 | 第45-46页 |
| 第三章 用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石榴皮等植物中的黄酮 | 第46-54页 |
| 1 引言 | 第46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 ·主要试剂 | 第46页 |
| ·流动注射分析体系的构成 | 第46-47页 |
|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47页 |
| ·供试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47页 |
| ·显色原理 | 第47-48页 |
| ·流动注射分析法 | 第48页 |
|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48页 |
| ·样品测定 | 第48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3页 |
| ·显色方法的考察 | 第48-49页 |
| ·温度对流动注射分析法的影响 | 第49-50页 |
| ·稳定性考察 | 第50页 |
| ·反应管长度的选择 | 第50-51页 |
| ·流速的选择 | 第51-52页 |
| ·标准曲线 | 第52页 |
| ·加标回收试验 | 第52页 |
| ·重现性试验 | 第52-53页 |
| ·几种植物中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53页 |
| 4 结论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用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玫瑰花等植物中的总多酚 | 第54-61页 |
| 1 引言 | 第54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54-56页 |
| ·主要试剂 | 第54-55页 |
| ·流动注射分析体系的构成 | 第55页 |
| ·试验原理 | 第55页 |
| ·试剂溶液的配制 | 第55页 |
|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55页 |
| ·供试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55-56页 |
| ·流动注射分析法 | 第56页 |
| ·标准曲线的建立方法 | 第56页 |
| ·样品测定 | 第56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0页 |
| ·温度对流动注射分析法的影响 | 第56-57页 |
| ·稳定性考察 | 第57-58页 |
| ·反应管长度的选择 | 第58页 |
| ·流速的选择 | 第58页 |
| ·标准曲线 | 第58-59页 |
| ·加标回收试验 | 第59页 |
| ·重现性试验 | 第59-60页 |
| ·几种植物多酚含量的测定 | 第60页 |
| 4 结论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 论文整理情况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