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晋商行会制度研究--以习惯法为视角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论文导论 | 第13-22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3-15页 |
(二)、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三)、论题解析 | 第17-22页 |
1、关于"晋商" | 第17页 |
2、关于"行会制度" | 第17-19页 |
3、关于"习惯法" | 第19-22页 |
二、晋商行会习惯法之静态剖析 | 第22-37页 |
(一)、晋商雇佣制度 | 第22-27页 |
1、晋商学徒制度 | 第22-25页 |
2、掌柜聘用制度 | 第25-27页 |
(二)、晋商号规制度 | 第27-32页 |
1、号规的拟定 | 第28-29页 |
2、号规的内容 | 第29-31页 |
3、号规的恪守 | 第31-32页 |
(三)、晋商会馆制度 | 第32-37页 |
1、会馆的组织管理 | 第33-34页 |
2、会馆的公产制度 | 第34-35页 |
3、会馆会员的义务 | 第35-37页 |
三、晋商行会习惯法之动态运行 | 第37-47页 |
(一)、晋商行会制度的日常运行 | 第37-40页 |
(二)、晋商行会的纠纷解决机制 | 第40-47页 |
1、预防纠纷机制 | 第40-42页 |
2、行会调处机制 | 第42-43页 |
3、官方诉讼机制 | 第43-47页 |
四、晋商行会习惯法研究的现实启迪 | 第47-53页 |
(一)、彰显信用伦理,强化规范制约 | 第47-49页 |
(二)、引入非诉机制,健全行会调解 | 第49-51页 |
(三)、重视活法挖掘,契合和谐法治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