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4页 |
·纳米材料概述 | 第13-15页 |
·纳米材料 | 第13页 |
·小尺寸效应 | 第13-14页 |
·表面效应 | 第14页 |
·量子尺寸效应 | 第14页 |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 第14-15页 |
·磁性纳米材料 | 第15-25页 |
·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5-22页 |
·磁性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22-25页 |
·凹凸棒土简介 | 第25-28页 |
·凹凸棒土的特点 | 第26-27页 |
·凹凸棒土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4页 |
第二章 Fe_3O_4-AT磁性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第34-50页 |
·引言 | 第34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5页 |
·样品制备 | 第35页 |
·表征方法 | 第35-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7页 |
·红外光谱(FTIR) | 第36-37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37-39页 |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 | 第39-40页 |
·Zeta电位 | 第40-41页 |
·比表面积(BET) | 第41-44页 |
·磁性能 | 第44-46页 |
·反应机理探讨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第三章 Fe_3O_4-AT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50-62页 |
·引言 | 第50-51页 |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3页 |
·表征方法 | 第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磁场作用下的沉降比较 | 第53-54页 |
·泥浆吸附磁分离对比 | 第54-56页 |
·不同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比较 | 第56-57页 |
·有机染料的吸附 | 第57-58页 |
·再生吸附能力测试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第四章 Fe_3O_4-AT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吸附的理论研究 | 第62-83页 |
·引言 | 第62页 |
·实验部分 | 第62-64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62-63页 |
·实验方法 | 第63-64页 |
·表征方法 | 第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81页 |
·磁性凹土质量的影响 | 第64-65页 |
·初始pH值的影响 | 第65-66页 |
·吸附时间和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66-67页 |
·温度和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67-68页 |
·吸附等温线模型研究 | 第68-74页 |
·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74-78页 |
·动力学模型理论验证 | 第76-77页 |
·颗粒内扩散动力学模型 | 第77-78页 |
·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78-81页 |
·结论 | 第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第五章 AT-Ag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第83-95页 |
·引言 | 第83页 |
·实验部分 | 第83-85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84页 |
·样品制备 | 第84-85页 |
·表征方法 | 第8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5-92页 |
·凹土关于银离子的吸附 | 第85-86页 |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扫描探针显微镜(SPM) | 第86-87页 |
·X射线能谱(EDS) | 第87-88页 |
·X射线衍射(XRD) | 第88-90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90-91页 |
·导电性能 | 第91-92页 |
·结论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