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1. 前言 | 第13-24页 |
·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概述 | 第13-14页 |
·IAP蛋白家族和细胞凋亡 | 第14-18页 |
·IAP蛋白结构和功能特点 | 第14-16页 |
·IAPs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 | 第16-18页 |
·IAP拮抗因子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蚊虫中IAP拮抗因子—Mx蛋白研究概况 | 第20-22页 |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2-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9页 |
·实验材料 | 第24-28页 |
·蚊虫卵的来源和培养 | 第24页 |
·工具酶 | 第24页 |
·试剂盒 | 第24页 |
·主要生化试剂 | 第24页 |
·细胞培养及转染试剂 | 第24-25页 |
·载体 | 第25页 |
·菌株和细胞系 | 第25页 |
·实验所用引物序列 | 第25-26页 |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6-27页 |
·实验所用各种溶液的配置 | 第27-28页 |
·实验基本方法 | 第28-39页 |
·蚊虫幼虫的收集和保存 | 第28-29页 |
·致倦库蚊和三带喙库蚊幼虫RNA的提取 | 第29-30页 |
·反转录进行第一链cDNA的合成 | 第30页 |
·PCR反应 | 第30-32页 |
·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所需的DNA片段 | 第32-33页 |
·将目的片段连接到TA载体上 | 第33页 |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 | 第33页 |
·菌落PCR进行TA载体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33-34页 |
·测序 | 第34页 |
·裂解法提取质粒 | 第34-35页 |
·双酶切反应 | 第35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第35-36页 |
·内毒素重组质粒的提取 | 第36-37页 |
·细胞培养及转染 | 第37-38页 |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 第38-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63页 |
·三带喙库蚊和致倦库蚊iap基因和mx基因的克隆 | 第39-43页 |
·三带喙库蚊iap基因和mx基因的克隆 | 第39-41页 |
·致倦库蚊iap基因和mx基因的克隆 | 第41-43页 |
·目的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43-55页 |
·iap基因的序列分析和进化关系的研究 | 第43-52页 |
·mx基因的序列分析和进化关系的研究 | 第52-54页 |
·Mx蛋白质三级结构的预测和分析 | 第54-55页 |
·两种库蚊iap基因及mx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55-56页 |
·mx基因截断片段的克隆和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56-57页 |
·三带喙库蚊IAP及其拮抗因子Mx功能分析 | 第57-63页 |
·Mx活性鉴定 | 第57-59页 |
·IAP功能分析 | 第59-60页 |
·空间结构对Mx功能的影响 | 第60-63页 |
4. 讨论 | 第63-67页 |
·两种库蚊iap基因和mx基因的克隆 | 第63-64页 |
·两种库蚊iap基因和mx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64-65页 |
·CtIAP和CtMx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 第65-67页 |
·Mx活性鉴定 | 第65页 |
·IAP功能分析 | 第65-66页 |
·空间结构对CtMx功能的影响 | 第66-67页 |
5.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附录 | 第75-79页 |
1. 肽的合成、标记和纯化方法 | 第75-76页 |
2. 实验合成的所有引物序列表 | 第76-78页 |
3. 实验所构建载体列表 | 第78-79页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