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两方协议的发展 | 第13-14页 |
·三方协议的发展 | 第14页 |
·群组协议的发展 | 第14页 |
·口令密钥协商协议的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15页 |
·本文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研究与分析 | 第17-26页 |
·身份认证的概念与途径 | 第17-18页 |
·身份认证的概念 | 第17页 |
·身份认证的途径 | 第17-18页 |
·认证密钥协商协议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18-19页 |
·协议受到的攻击与需达到的安全目标 | 第19-21页 |
·密钥协商中可能的攻击 | 第19-20页 |
·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应实现的安全目标 | 第20-21页 |
·相关密码学组件与计算复杂性假设 | 第21-25页 |
·公钥密码体制 | 第21-22页 |
·单向Hash函数 | 第22页 |
·计算复杂性问题和密码假设 | 第22-24页 |
·数论假设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双方口令认证密钥协商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第26-33页 |
·YL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第26-30页 |
·YL协议简介 | 第26-27页 |
·对YL协议的攻击 | 第27-29页 |
·对YL协议的安全性证明的分析 | 第29-30页 |
·SX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第30-32页 |
·SX协议简介 | 第30-31页 |
·对SX协议的攻击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一种基于椭圆曲线的三方口令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 第33-38页 |
·3PAKA-ECC协议 | 第34-36页 |
·基本符号 | 第34页 |
·协议具体过程 | 第34-36页 |
·协议的可行性 | 第36页 |
·讨论 | 第36-37页 |
·协议的安全性 | 第36页 |
·协议的效率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5章 一种改进的三方口令认证密钥协商协议I-HCW及安全分析 | 第38-47页 |
·HCW协议简介 | 第38-41页 |
·符号说明 | 第38-39页 |
·初始化阶段 | 第39页 |
·认证密钥协商阶段 | 第39-41页 |
·协议的安全性分析 | 第41-42页 |
·I-HCW协议 | 第42-45页 |
·初始化阶段 | 第43页 |
·认证密钥协商阶段 | 第43-45页 |
·性能评价 | 第45-46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45-46页 |
·计算量分析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完成的项目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