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果树病虫害论文

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中国疫区内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引言第12-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30页
   ·苹果蠹蛾的分布及寄主第14页
   ·苹果蠹蛾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适应性第14-15页
   ·种群遗传学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第15-27页
     ·种群遗传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第15-17页
     ·种群遗传学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7-19页
     ·种群遗传学研究的实践意义第19-20页
     ·分子标记技术概述第20-27页
   ·苹果蠹蛾种群遗传学研究进展第27-29页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9-30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0-43页
   ·试虫采集与处理第30-31页
   ·仪器与试剂第31-32页
     ·D N A 提取第31页
     ·P C R 反应试剂第31页
     ·电泳试剂第31-32页
     ·主要仪器第32页
   ·实验方法第32-35页
     ·乙醇保存的样品预处理第32页
     ·基因组 DNA 提取第32-33页
     ·荧光标记 PCR 反应第33-34页
     ·微卫星位点的选取第34-35页
     ·微卫星等位基因分型第35页
   ·数据分析第35-43页
     ·微卫星标记及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5-38页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第38-41页
     ·建树方法第41-43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43-64页
   ·微卫星位点的选取第43页
   ·苹果蠹蛾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43-55页
     ·无义等位基因第43页
     ·等位基因频率第43-44页
     ·基因连锁情况分析第44-47页
     ·哈迪 - 温伯格平衡第47-51页
     ·近交系数及杂合度水平第51-53页
     ·等位基因丰富度第53-54页
     ·瓶颈效应分析第54-55页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第55-64页
     ·遗传分化第55页
     ·分子方差分析第55-57页
     ·贝叶斯聚类分析第57-60页
     ·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分析第60-62页
     ·种群间系统树构建第62-64页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第64-71页
   ·结论与讨论第64-69页
     ·微卫星位点的扩增稳定性第64页
     ·无义等位基因第64-65页
     ·哈迪 - 温伯格平衡检测及近交系数第65-66页
     ·基因连锁情况第66页
     ·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第66-69页
   ·研究创新点第69页
   ·不足之处第69-70页
   ·未来的工作计划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8页
附录 Ⅰ 各种群在各位点上的等位基因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第78-92页
附录 Ⅱ 苹果蠹蛾微卫星常见等位基因分型第92-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作者简介第102-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果园靶标在线探测方法及风送变量喷雾技术研究
下一篇: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的影响研究--以美国加州圣华金河上游源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