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电视图像实时降噪处理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4页 |
·微光夜视技术的发展 | 第7-10页 |
·第Ⅰ代微光夜视技术 | 第7页 |
·第Ⅱ代微光夜视技术 | 第7-8页 |
·第Ⅲ代微光夜视技术 | 第8-9页 |
·超Ⅱ代微光夜视技术 | 第9页 |
·第Ⅳ代微光夜视技术 | 第9-10页 |
·微光夜视技术 | 第10-12页 |
·直视式—微光夜视仪 | 第10页 |
·间接式—微光电视 | 第10-12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图像降噪处理的理论基础 | 第14-24页 |
·微光电视系统成像过程 | 第14页 |
·微光电视图像特征分析 | 第14-16页 |
·微光电视图像噪声分析 | 第16-18页 |
·微光图像噪声的特点 | 第16页 |
·主要图像噪声分析 | 第16-18页 |
·常用的图像降噪算法 | 第18-24页 |
·时域滤波(1D滤波) | 第18-21页 |
·空域滤波(2D滤波) | 第21-24页 |
3 降噪处理器的硬件平台 | 第24-36页 |
·降噪处理器的整体框架 | 第24页 |
·视频格式标准 | 第24-25页 |
·视频解码芯片 | 第25-27页 |
·采样芯片 | 第27页 |
·FPGA芯片 | 第27-31页 |
·FPGA的基本结构 | 第27-28页 |
·FPGA的设计准则与设计技巧 | 第28-29页 |
·FPGA的开发流程 | 第29-30页 |
·Cyclone EP1C20F400I7芯片 | 第30-31页 |
·SRAM芯片 | 第31-33页 |
·视频合成芯片 | 第33-34页 |
·放大器 | 第34-35页 |
·系统电源 | 第35-36页 |
4 降噪处理器的软件设计 | 第36-53页 |
·系统的软件架构 | 第36页 |
·解码器的I~2C配置模块 | 第36-40页 |
·I~2C总线 | 第36-38页 |
·SAA7111AHZ的I~2C配置 | 第38-40页 |
·同步信号延时模块 | 第40-41页 |
·ADV7123视频合成模块 | 第41-42页 |
·SRAM存储模块 | 第42-45页 |
·图像处理模块 | 第45-53页 |
·基于双向运动检测的自适应时域递归滤波 | 第45-48页 |
·快速中值滤波 | 第48-53页 |
5 降噪图像的质量评价 | 第53-60页 |
·主观质量评价 | 第53页 |
·客观质量评价 | 第53-55页 |
·基于降噪图像自身的统计特性进行评价 | 第53-54页 |
·基于降噪图像与原图像的关系进行评价 | 第54-55页 |
·实验 | 第55-58页 |
·微光电视图像降噪质量的评价 | 第58-60页 |
6 结束语 | 第60-62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0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60-61页 |
·本文有待完成的工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