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行政诉讼撤诉制度概述 | 第9-15页 |
一、行政诉讼撤诉的概念 | 第9-11页 |
(一) 行政诉讼撤诉的内涵界定 | 第9-10页 |
(二) 行政诉讼撤诉与民事诉讼撤诉的区别 | 第10-11页 |
二、行政诉讼撤诉的种类 | 第11-13页 |
(一) 申请撤诉 | 第12页 |
(二) 视为撤诉 | 第12-13页 |
三、行政诉讼撤诉的法律后果 | 第13-14页 |
四、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的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行政撤诉制度的域外借鉴 | 第15-22页 |
一、两大法系主要国家和地区行政诉讼撤诉制度概览 | 第15-19页 |
(一) 英国 | 第15-16页 |
(二) 美国 | 第16-17页 |
(三) 法国 | 第17-18页 |
(四) 德国 | 第18-19页 |
(五) 日本 | 第19页 |
(六) 我国台湾地区 | 第19页 |
二、相关制度借鉴 | 第19-22页 |
(一) 共同之处 | 第19-20页 |
(二) 不同之处 | 第20-21页 |
(三) 经验借鉴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撤诉制度剖析 | 第22-32页 |
一、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的实施现状 | 第22-24页 |
二、行政诉讼撤诉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4-28页 |
(一) 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的运行不符合其立法目的 | 第24-25页 |
(二) 对法院审查撤诉申请的内容、标准规定不明确 | 第25-27页 |
(三) 撤诉后禁止原告再次起诉,使原告丧失获得救济的权利 | 第27-28页 |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28-32页 |
(一) 司法权难以摆脱行政权力的影响 | 第28-29页 |
(二) 沿用了民事诉讼的规定,没有体现行政诉讼的特点 | 第29-30页 |
(三) 对于原告行政诉讼诉权保护不够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的若干思考 | 第32-46页 |
一、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的立法目的及原则的再思考 | 第32-36页 |
(一) 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的立法目的 | 第32-33页 |
(二) 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的原则 | 第33-36页 |
二、现行行政诉讼撤诉制度的重塑 | 第36-41页 |
(一) 明确规定撤诉的条件 | 第36-37页 |
(二) 明确撤诉申请审查的内容、范围 | 第37-39页 |
(三) 对撤诉后诉讼时效的计算加以规定 | 第39-40页 |
(四) 规定原告可以有限制地再次起诉 | 第40-41页 |
三、相关配套制度的构建 | 第41-46页 |
(一) 行政和解制度的构建 | 第41-43页 |
(二) 缺席判决制度的重构 | 第43-45页 |
(三) 司法建议制度的构建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页 |